首页 > 找报告 > 一周报告精选:2021年基金投顾试点超50家;AI投融资平均单笔融资金额翻三倍

一周报告精选:2021年基金投顾试点超50家;AI投融资平均单笔融资金额翻三倍

报告 史瑞 · 零壹智库 2021-07-27 免责声明

关键词:精品报告一周报告精选基金投顾试点云计算超级计算

上周报告聚焦: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基金投顾试点、数据安全治理实践等。

相关文档:

一周报告精选(7.19日-7.25日):2021年基金投顾试点超50家,AI投融资平均单笔融资金额翻三倍-零壹智库.pdf 点击此处登录后可以在线阅读或下载报告


本栏目精选过去一周内8份热门报告,重点关注数字科技及相关赛道,并提炼出核心观点,希望能够对您的工作或学习有所帮助。所有报告来自01FINDs找报告平台,10W+精品报告,扫码即可查看。

 

一、零壹智库《基金投顾试点超50家:买方投顾时代来临》
 
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数量不断增加,公募基金规模和产品数量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境内146家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9.89万亿元,相比于2019年底的14.77万亿元,增加5.12万亿元,同比增长34.76%,增幅为近五年来最高。近五年来,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年均增长率为19.22%,且增长率整体向上,显示我国基金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截至2020年末,我国共有公募基金7913只,相较于2015年增长近两倍。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零壹智库
图 1:近六年我国公募基金数量、规模及增长率
 
我国基金投顾行业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开”的步骤逐步发展,截至2021年7月9日,共有53家机构拿下资质。我国基金投顾试点主要分为两个批次,第一批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陆续获得试点资质的18家机构,第二批为2021年6月至2021年7月9日陆续获得试点资质的35家机构。
 
截至2021年7月9日公布的53家基金投顾试点中,证券公司数量最多,为26家,占到近五成,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有21家,第三方独立销售机构和银行各3家。基金投顾业务通过对智能投研、智能顾问、智能运营、智能风控、智能服务五大方向的赋能,最终实现个性化投资顾问服务,改善和提升客户投资体验。未来,预计基金投顾试点将全面铺开,金融科技将进一步加码基金投顾,推动其向智能投顾转型,个人理财投资资产中,基金投顾理财比重将不断加大。
 
二、麦肯锡咨询《创投行业:透视中国创投生态 抓住十年黄金期》
 
截至2019年底,中国创投行业总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过去5年年均增长率高达50%,经历了2015—2017年的募资高峰后,创投机构可投资金量迅速攀升,到2019年底达到5766亿元,过去5年年增速超过45%。2019年中国创投投资总额为4017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投资总额的24%,同期美国美国创投投资总额为1334亿美元,占全球的52%,虽然中国创投基金平均规模低于美国,但头部机构开始赶超美国。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图 2:中国创投行业资产管理规模(AUM)
 
中国创投行业的生态体系具有自身特色,创投基金募资来源以政府和企业为主,金融机构、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人出资占比较低,基金向头部机构集中明显,创投项目的单笔交易额平均数从2015年的约4381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的7228万元,项目投资估值倍数水涨船高。此外,我国创投行业内外资融合趋势初显,头部内资机构普遍采取双币基金打法,外资机构筹划人民币募资。
 
目前我国主题式创业投资主要有四大主要趋势:一是中国消费创新升级,国货和网红经济方兴未艾,创新模式从“复制”演进到“中国原生”;二是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创投进入爆发期;三是风口切换,科技投资热点从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到硬核科技突破;四是ESG投资,尤其是碳中和主题日益吸引投资人。
 
三、亿欧智库《2021中国AI商业落地市场研究报告》
 
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进入深化融合发展期,各区域个行业全面铺开,人工智能技术层面正在从单点技术应用走向集成化创新发展,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越来越强调系统、综合布局,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阶段过渡,数字化变革驱动人工智能产业底层支撑能力持续提升。
 
截至2021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成立企业1975家,其中2015—2018年内成立的企业超过1200家,占比达到61%。目前我国八成以上的企业分布在东部沿海三大产业聚集区,计算机视觉居中国AI企业应用技术榜首,技术应用占比具有强延续性,科创板成为AI企业最重要的上市融资渠道,注册制加速AI企业IPO进程,并且AI投融资阶段相中后期过渡,平均单笔融资金额翻三倍。
 

数据来源:亿欧智库
图 3:2015—2021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亿元)
 
亿欧智库在针对前百家AI企业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约四成公司业绩预期乐观,疫情正面影响较突出,AI企业估值体量增大,上海与北京产业聚集效应明显,且“价值”是AI商业落地规模潜力最重要的评估维度。此外,本篇报告还从AI+金融、AI+企业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进行了企业案例分析。
 
四、毕马威《2021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
 
在资产端,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达265.8万亿元,比201年同比增长11%,2021年一季度资产规模进一步实现稳健增长,规模达275.9万亿元,同比增长9.6%,较2020年末增长3.8%。银行借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且流动性保持充裕,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数据来源:wind,毕马威分析
图 4: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万亿元)
 
在负债端,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总负债规模达253.8万亿元,同比增长9.63%,商业银行负债规模持续增长,大型商业银行存款付息率降低,监管加强负债业务管理。
 
在利润端,2020年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2021年一季度有所回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出现分化,六大商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略有下降。
 
目前在银行业中数字化运营成为银行未来战略竞争力的新高地,整合、创新与协同成为交易银行的转型之路,清晰的第三方管理策略将助力银行高质量服务。
 
五、头豹研究院《2021年中国汽车云行业概览:云服务赋能汽车数字化变革》
 
汽车云是车企赋能汽车移动出行与相关智能服务的数字化生态平台,其服务形式主要分为IaaS、PaaS以及SaaS三种。汽车云服务指汽车主机厂可搭建自身云平台,将车联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去处理与运行,从而实现本地无法实现的功能。在汽车云的赋能下,Web服务器、后台服务器、第三方服务平台以及手机终端设备可与汽车实现互联互通。
 
中国汽车云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提供云基础设施的供应商,中游为汽车云服务平台厂商,下游为本土及外资车企,具备技术密集、行业准入资质壁垒高以及应用领域广泛等特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报告,其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其交易量于2020年达1.18亿元,同时在中国自动驾驶与车联网的技术与市场发展带动汽车云服务平台需求增长的背景下,汽车云市场规模在未来连续5年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头豹研究院
图 5:2016—2023年汽车云市场规模及预测
 
但由于车与平台之间的通信协议尚未做到完全统一且缺乏数据交互接口标准,导致部分云平台功能受限,从而影响跨品牌车辆与跨行业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以及阻碍车、路、云的协同。
 
六、中国信通院《云计算行业:数据安全治理实践指南(1.0)》
 
数据安全治理主要有以数据为中心、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兼顾发展与安全三个要点,其治理目标是在合规保障及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开发利用,保障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数据安全与业务发展的双向促进。
 
参考框架是组织数据安全治理所需的体系化结构,依据团体标准T/isc-0011-2021《数据安全治理能力评估方法》,其包括数据安全战略、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基础安全三部分。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6:数据安全治理参考框架
 
数据安全治理是一项体系化工程,需要以数据为中心,结合业务场景和风险分析情况,构建可持续运转的闭环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实现组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建设,按照治理规划、治理建设、治理运营、治理成效评估的步骤顺序有效开展数据安全治理。
 
七、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视频云场景应用洞察白皮书》
 
我国通信能力不断提升,以视频为代表的富媒体信息成为主流。在需求端,短视频强势崛起,视频消费趋于“短、频、快”,高清迈向超高清,并且强调视频的实时交互。在供给端,产业边界消融,大视频产业链持续优化升级,视频云提供底层技术支持。
 
随着视频云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对视频全流程进行全方位支撑。在生产环节智能媒资、智能生产快速找出相关创作素材,提供后期创作效率。在处理环节超清转码和窄带高清大幅提升画质和降低成本。在传输环节CDN向边缘云发展,云边协同降低视频时延、节省带宽成本。在消费环节视频特效丰富视频体验,智能推荐算法实现精准营销。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图 7:中国视频云产业链拆解
 
目前视频云渗透率最高的场景在互联网泛娱乐以及在线教育,未来视频云技术将在视频处理和传输环节发力,实现及时极致化,低代码开放模式持续在音视频行业渗透,向企业提供面向全场景的音视频互动一站式解决方案。
 
八、零壹智库《中国超算中心普查报告》
 
超算是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是综合支撑国家发展的重要信息技术手段,目前中国的超算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计算机性能方面速度处于世界前列,规模方面在世界前五百名超级计算机中占有数量最多。
 
表 1:全球超级计算机Top10
数据来源:Top500.org,零壹智库
 
中国的超算中心在京津已、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成渝为辐射中心的中西部地区均有数量可观的部署,契合区域发展战略。中国主要的超算中心分为四个层级:国家级、地方级、高校级以及企业级。有9家国家级超算中心,数十家地方政府和大学等科研单位共建的超算中心。一些企业也以独建、共建、承建、研发芯片软件、构建云计算中心等多元的方式参与到超算中心体系建设中。
 
中国超算的发展具有体制和政策双重优势,但受到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制裁,尤其是核心部件芯片。超算也面临着量子计算等先进计算技术的挑战与竞争。超算概念股主要在软硬件产业方面和超算产生关联,从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到制造超算部件芯片甚至是整个超级计算机。还有上市公司直接参与超算中心建设。着眼未来,E级(百亿亿次)超算是各国争相想占领的制高点,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END.

耗时 13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