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年息24%?65岁的她投资380万!公司跑路千万借款难追回

爱有财资讯 · 零壹财经 2015-09-24 14:33:26 阅读:4660

关键词:非法集资

转自:晶报 “这是我与和生公司签的一份借款协议,金额是100万元”,2015年初秋,深圳福田中心区一家咖啡厅,65岁的尹女士向晶报记者出示了一份合同书;这样的合同,她与和生公司总计签了5份,金额合共达380万元。 尹女士是深圳数百位与和生公司签有借款(集资)协议的老人之...
转自:晶报

“这是我与和生公司签的一份借款协议,金额是100万元”,2015年初秋,深圳福田中心区一家咖啡厅,65岁的尹女士向晶报记者出示了一份合同书;这样的合同,她与和生公司总计签了5份,金额合共达380万元。

尹女士是深圳数百位与和生公司签有借款(集资)协议的老人之一。据受访者介绍,在深圳,借款给和生公司的老人“至少四五百人”;而晶报记者拿到的一张不完全记录的统计表显示,其中109人的借款金额就达3104万元。多位参与其中的老人反映,根据初步估算,和生公司向深圳老人借款总额至少在7000万元以上。
在今年8月以前,这些老人的心情还是不错的,每年24%的借款利率,让他们有了一笔丰厚的“额外”收入。但是,从8月起,一切都变了。现在,他们“借”给和生公司的钱能否收回,已经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1.这家公司,貌似很“靠谱”
“今年6月份,一个和生公司的业务员找到我,向我推介他们的‘借款’计划,说是利率很高”,退休医生国先生对晶报记者说。

与业务员一道上门的,还有一位老客户。“她拿着自己的手机,打开网上银行账户给我看,每个月定时打进915元利息”,国先生说。

事实上,如果不是第一印象“靠谱”,这些老人是断然不会将自己的存款,有的甚至是毕生的积蓄“借”给和生公司的。

“百度百科”词条显示,广东和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为刘升明,公司总部在广州,经营范围包括“利用自有资金进行对外投资;投资管理;物业管理;实业投资咨询;投资信息咨询;代办按揭手续;批发贸易”等。

据部分参与“借款”的老人介绍,和生集团在集资前期会定期为老人举办活动,例如每月请老人到桃园酒店喝茶等,在此期间许诺种种优惠条件和获利模式,然后再引诱集资。

“去年春天,他们(和生公司)带我去上海参观他们的项目”,尹女士说道,她和其他一些受邀的客户看到,和生公司在上海的合作伙伴是一位号称“中国第一女富豪”的女老板,她的丈夫是一位演员,因在一部上世纪80年代拍摄、30多年来无数次重播的电视剧中扮演一位著名高僧而闻名遐迩。

和生公司的“借款”客户中,有这种经历的不在少数。祖籍河北的退休教师金先生,曾经和一些客户一道,被和生公司工作人员带到英德市横石塘镇,参观那里被圈起来的20亩土地。“刘升明(广东和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告诉我们说,这块地他们公司已经拿下来了,准备开发房地产”,金先生对晶报记者说,刘升明还向他们出示了相关地块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正是这些看上去“可靠”的第一印象,让尹女士、金先生等客户放下了疑虑,感到和生公司是可以合作的对象。

2利率,真的很诱人

真正让这些客户下定决心的,是和生公司吸引“借款”给出的高利率。“和生公司的业务员对我说,你的钱存进银行也是存,借给他们也是‘存’,银行利息才多少啊?他们的利率高多了!”国先生说。

和生公司给出的利率确实高得惊人:尹女士向晶报记者出示她与和生公司签署的借款合同显示,借款额100万元;和生公司将借款用于其旗下天京百货、连锁酒店、和生东方酒店等项目的建设。最吸引人的是利率:“借款利率按月计算,每月2%,(折合年利率为24%)”;合约期满后退还本金。

尹女士合同后附的利息领取明细表显示,按照每月2%的利率,她100万元的借款合同按月领取的利息达2万元。她在去年与和生公司签订5个合同,借款额总计380万元,每月利息额达7.6万元。

黄女士签约时间与尹女士差不多,投资18万,分成5笔。截至今年7月,合同规定的利息基本都拿到手。

金先生的100万元借款、国先生的5万元借款,在今年7月之前都按时足额拿到了利息。

但是,这一切很快戛然而止。

3. 8月,链条突然断裂

8月,黄女士的18万元“借款”到期,7月份她找到和生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退还本金手续。

“按照合同的约定,到期后7天之内本金应该退还到我的账户”,黄女士说,但是7天过去了她没有收到钱。黄女士觉得有些不安,前往罗湖区庐山大厦和生公司深圳分公司询问,工作人员告诉她,公司的资金周转有些问题,让她再等等。

8月份在等待中过去,9月初传来了更惊人的消息:和生公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沈某涛不辞而别,分公司“停转”。

8月以来,像黄女士一样,和生公司在深圳的客户陷入极度的惶恐不安。他们很快意识到,不但每年24%的丰厚收益美梦不再,那积聚着毕生血汗的本金也很可能打水漂。

“他们(其他客户)跑来告诉我,和生公司出事了,我们上当了!”国先生说,于是他找到为他办理“借款”业务的和生公司业务员徐某双,要求取回6月份“借”给和生公司的5万元。对方却表示自己已经离职,此事已经与他无关。

“我是瞒着家里人(参与和生公司‘借款’)的,现在10万元本金拿不回来,也不敢告诉他们(家人)”,老人高某告诉晶报记者。

于是,焦虑万分的深圳客户们纷纷与和生公司联络,有的直接找到了和生公司董事长刘升明。

4.还钱,承诺屡次“跳票”

为了安抚深圳客户的情绪,8月以来,和生公司董事长刘升明等高管多次从广州前来深圳。“8月14日,我们听说刘升明在罗湖区竹园宾馆开会,就跑过去堵住他”,国先生说。

见到刘升明,国先生表示要求退还今年6月“借”给和生公司的5万元。

由于国先生的态度十分坚决,刘升明为他写了一张字据:“同意在2015年8月31日前退回保证金五万元整。”

拿着这张字据,国先生几乎每天去找和生公司深圳分公司要钱,但是直到8月31日,只要回了2万元,其余3万元还没下落。
和生公司深圳分公司人去楼空,总经理办公桌上只剩两个证书的相框。

5.“还款”计划,老人们敢信吗?

如果说从7、8月间和生公司客户虽然极度焦虑但还抱有一丝希望,那么8月底、9月初发生的变故,则让他们陷入了绝望和无助之中。

“沈总跑了,和生深圳分公司倒了!”一个惊悚的消息不胫而走,说直接负责深圳“借款”业务的和生深圳分公司总经理沈某涛已经不辞而别。

9月5日,广东和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向深圳方面发了一则告示:“由于深圳分公司总经理沈某涛逃离公司……深圳分公司暂停融资业务,总部指派专人负责协调深圳分公司的相关债务清偿工作。”

9月8日,和生公司广州总部派来的刘某来到深圳,与部分客户见面,提出了一个“还款”方案。刘某承认和生公司经营发生困难,表示从今年9月6日起公司撤销所有不盈利的项目,专注从事房地产开发;在深圳、珠海停止一切融资业务,承诺在3年之内还清所有债务本金,再用2年时间还清利息。

刘某拿出的还款计划说,和生公司计划从今年9月6日起,第一年内偿还本金的20%,第二年偿还本金的30%。第三年偿还本金20%,第四年和第五年则偿还利息。

这个为期5年的还款计划在以老人为主的客户看来,无异于遥遥无期。“当场就炸锅了!”金先生回忆当天的情景说,到场的老人们情绪都十分激动,将刘某团团围住,场面一度接近失控。

6.深圳分公司,已然人去楼空

9月8日关于还款的那次不欢而散的沟通,是迄今和生公司工作人员与深圳客户之间最后一次正式接触。第二天,深圳客户们再次来到和生深圳分公司时,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

“头几天还有几个临时招聘的小姑娘看门”,金先生说,但是后来连看门的也不见了。

9月17日下午,晶报记者前往庐山大厦酒店进行调查,发现位于该大厦第19层的和生集团早已人去楼空。该公司的玻璃门上贴着白色的公告,表明该公司物业已转移给某家科技有限公司。

当记者推开该公司的玻璃门时,4位工人正在进行装修工作。工人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第一天过来装修,对于和生集团集资的事情并不了解。公司面积约为600平方米,办公大厅、总经理室、经理室、财务室、会议室、接待室等一应俱全,原来的办公桌椅以及公司资料等各处散落。记者走进一间挂着“总经理室”牌子的办公室,茶几上的茶杯歪斜地摆放着,办公桌上只剩两个相框,分别嵌着“2014中国楚商企业家刘升明”和“广东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刘升明理事”的名片。

随后,记者从散落在地上的公司资料里发现了几张和生集团客户的登记表,上面清楚地登记着一部分受害者的融资金额,每个人大多为3至5万元。

记者从和生集团的企业手册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而据庐山大厦酒店物业管理处反映,和生公司的租期为一年左右,今年8月份到期,每个月的租金为几万元,至今仍拖欠着租金。“我们物业这边也无法找到和生公司的任何一个负责人偿还租金。”物业管理人员说。


晶报记者曾尝试与刘升明联系,但电话无法接通

为安抚深圳客户情绪,8月以来,和生公司董事长刘升明等高管多次从广州前来深圳。期间,尹女士盯着刘升明追讨本金。

“现(我)在和生公司投资共380万(元):一、60万元7月15日到期;二、100万元7月25日到期;三、50万元8月5日到期;四、100万元8月15日到期。……请按合同约定还款,不希望因违约对贵公司产生不堪的后果。”

这是7月19日尹女士通过微信与刘升明交谈的内容。刘升明的回复是:“8月份开始可按正常时间兑付。”

7月23日,刘升明又通过微信表示:“现计划2015年7月31日前兑付60万元,8月17日前兑付100万元,若有逾期,则按每日千分之五计算违约金。”

一转眼到了8月6日,尹女士没有收到任何还款,再次通过微信催促,刘升明回复:“我们计划8月5日、15日(到期款)两笔延期40天之内兑付。”

8月26日,万分焦急的尹女士又一次通过微信催促还款,刘升明答复了一句她看不太明白的话:“经过电话沟通,总部意见为按第一次定的时间兑付,我明晚回广州后加快确定。”

这是刘升明截至目前最后一次在微信上回复尹女士的还款要求,此后便杳无音讯。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