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陆岷峰:普惠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陆岷峰 · 零壹财经 2022-05-04 13:08:21 阅读:1045

关键词:数字技术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

作者:陆岷峰    来源:零壹作者专栏 【摘要】 普惠金融是金融机构的一种金融产品,是金融资源的一种配置,在资金供不应求和市场规律基础性作用下,普惠金融由于其微利及高险特征并不是金融机构的首选产品。数字普惠金融充分应用了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中的...

作者:陆岷峰    来源:零壹作者专栏

【摘要】

普惠金融是金融机构的一种金融产品,是金融资源的一种配置,在资金供不应求和市场规律基础性作用下,普惠金融由于其微利及高险特征并不是金融机构的首选产品。数字普惠金融充分应用了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中的风险和成本两个根本性问题,而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才是普惠金融的最高的形式,是超越数字普惠金融的一种新的历史阶段的金融现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综合国家政策、社会资源、金融机构、服务对象四个方面的资源进行优势整合,实现国家、社会、银行、服务对象合力普惠金融,构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此外,提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还必须推进普惠金融工作精细化管理、加强涉普部门机构的政策统筹协调,加大对涉普机构普惠金融工作的考核与引导力度。

一、引言

进入新的发展历史阶段,金融资源配置作用更加显现。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扶持弱势群体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金融行业的重视与支持。202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9.0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3.81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4.9%。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到普惠金融贷款将继续扩面、增量、降价,这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同其它金融产品相比,普惠金融的风险相对较大,成本相对较高,在资金卖方市场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面临商业性与政策性、普惠性与发展的可持性的矛盾,特别是在金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金融企业要保持自己财务的连续性、强大的发展核心竞争力十分必要。因此,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提升具有核心竞争力普惠金融的,既有利于普惠金融的稳步发展,也有利于金融机构的高质量的成长。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及内涵的研究

明晰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与内涵有利于延续其发展的趋势和成长的逻辑来研究和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实现目标的手段与措施。

杨丽萍(2022)认为普惠金融是金融机构的一种金融产品,从字面看,普是讲的金融服务覆盖面,惠是指的金融服务产品的价格适当、优惠,金融是指的符合这两个特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普惠金融是一项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机构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金融工程,由于其普惠性的特征,常常与金融机构的商业性和发展的可持性出现对立,成为发展中的最大障碍。

徐阳洋(2022)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是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嵌入到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当中的业态,它优化了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提升了风险管理水平,降低了经营成本,有利于实现普惠金融产品标准化、流程化、批量化,是当前金融机构缓释普惠金融政策性与商业性矛盾的最重要手段,数字化进一步提高了普惠金融发展的速度,解决了传统金融思维及手段下难以解决的普惠金融发展的难题。

陆岷峰(2022)认为数字普惠金融解决了传统普惠金融发展中一直无法解决的风险、成本等问题,是普惠金融的升级形式,但数字普惠金融的条件要求较高,需要金融机构有极强大的技术能力与技术水平,而当前普惠金融实施主要群体是中小金融机构,而这类机构目前被金融科技边缘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其技术条件与普惠金融发展的要求不对称,因此,保持数字普惠金融的持续、均衡发展,保持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的均衡使用十分必要。

(二)关于数字普惠金融重要性的研究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普惠金融的意义十分重大。

陆顺(2022)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是传统普惠金融的更高形式,是从模式、流程优化、工具创新等多方面实行的一场金融变革,是实现既普又惠的最有效手段,更是普惠金融、金融机构保持财务、业务的可持续性的技术保证。

陆岷峰(2022)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是解决传统普惠金融基本矛盾的新解法,且是对风险控制有效、成本可控可承担。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的基础矛盾是政策性与商业性矛盾,数字技术通过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对基础矛盾,提升了普惠金融的市场竞争能力,使长尾客户、弱势群体也成了金融机构配置客户的重要目标之一。

赵越(2022)认为数字普惠金融随着数字技术水平的发展,不仅仅解决传统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普惠金融的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带来新的发展空间,通过数字技术,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的体验,尤其是普惠金融的场景应用、线上普惠金融、定制化高科技术的普惠金融产品等等,让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在享受普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关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普惠金融关键词仍是普惠金融,数字是手段,而核心竞争力是新的要求。陆岷峰(2022)认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数字普惠金融是超越现实数字普惠金融的一种新的历史阶段的普惠金融,是指通过包括但不限于“数字技术+普惠金融”的范畴,而是综合了国家政策、社会资源、金融机构、服务对象四个方面的资源进行的一种高级的优势整体,从而形成数字普惠金融最佳的成本、风险管理的组合,使数字普惠金融具有了最强的竞争优势的一种形态。

杨丽萍(2022)认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普惠金融是指数字技术创新达到最高水平,金融机构优先选择了数字技术,从而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技术和应用的优势,从而形成以技术竞争上优势构建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形成了基于社会各方面资源综合利用的普惠金融新生态。

葛和平(2021)认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普惠金融应当是个综合性、多维度的指标体系体现出来的一种金融生态,有无核心竞争能力普惠金融就是看数字普惠金融是否能最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最优化的商业性,保持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拓展普惠金融发展市场空间、处于业务和产品创新的最前列,最大程度上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

(四)关于提升具有核心竞争力数字普惠金融路径的研究

所有涉及到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都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专家学者限于认知、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而已。

陆岷峰(2022)认为必须加大数据技术的研发以及在普惠金融中的应用力度,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越强、水平越高、面越广,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也就越有竞争优势。

王婷婷(2021)认为必须推进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整体水平提升,因为,一家金融机构的数字金融的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普惠金融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而是取决于这家金融机构的整体数字化应用能力,只有将普惠金融与金融机构整体金融资源进行协调、应用、整合,普惠金融业务与金融机构整体业务才能有效地衔接,从而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核心竞争能力。

郝朝坤(2022)认为要加大数字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是同时具有数字技术和金融背景的混合型人才,只有人才是顶尖、优秀,设计的产品也才能顶尖、优秀。

从现行的研究成果来看,各方面都十分重视普惠金融及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这对推动我国近年来普惠金融的快速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现行研究的不足主要过多注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提升普惠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过多将视点放在金融机构一侧,导致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各要素缺乏协调,甚至有些政策效果出现对冲或资源的闲置和流费。

文章创新点在于将普惠金融发展分为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三个历史阶段,各个阶段均有个性本质特征,且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核包括但不限于“数字技术+普惠金融”的范畴,而实现具有核心竞争力普惠金融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国家政策、社会资源、金融机构、服务对象四个方面的资源进行的一种高级的优势整合,从而使国家、社会、银行、服务对象合力实现共振并有序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普惠金融发展生态,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普惠金融。

三、塑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生态路径

任何事物的发展均有其内在逻辑及其发展规律,普惠金融从产生到发展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也是从低级不断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的高级形式,具有特定的特征和内容,打造具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生态就必须对其发展的阶段和过程有全面的了解,从而依据其特征、矛盾提出有针对性发展措施。

(一)普惠金融发展的三个阶段

1、普惠金融提出及初步发展阶段(2005年—2016年  )。

2005年由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概念,其本意是指金融机构以适当的价格为社会有关阶层以及社会群体提供可接受的金融服务,服务对象重点是指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城镇人群等弱势群体。经过努力,尽管全世界普惠金融取得较大成绩,但据世界银行估计的数据,到2014年全球仍约有20亿成年人还不能享受到基础性金融服务。

在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概念的同时,我国也积极响应,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开行等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就合作开展了“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合作项目。2013年我国普惠金融政策上取得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鼓励金融创新的新要求,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关于涉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表述时加上了发展普惠金融内容。自此以后,国务院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提及到“发展普惠金融”这六个字并且不断补充新内涵。如2015年在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时,要求各市场主体要能够分享到金融服务的红利。同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2016-2020年全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普惠金融发展目标与路径,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2016年3月,“一行三会”还会同民政部发文首次将养老服务纳入普惠金融范畴。

这一阶段普惠金融发展的特点是主要是依靠政府出台政策,金融机构在逐步探索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由于期间金融机构的数字化程度不是很高,因此,虽然有政府推动、金融机构也有做好普惠金融的积极性,但是,此阶段的普惠金融主要是手工操作,因此,不仅效率低、成本高、风险也比较大,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呼声一直未绝对,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对金融的获得及享有权实现的很少,金融机构承做普惠金融业务受制于技术的影响,造成政策性与商业性及可持性的矛盾相对较大,这一阶段可以讲是政策驱动型的普惠金融。

2、数字普惠金融阶段( 2016年—2021年)

在2010年5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多伦多峰会上认为要出台一个普遍适用所有国家的普惠金融解决方案是不现实的,但基于现有的各国普惠金融的经验出台了《G20创新性普惠金融原则》。之后,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在世界各国出现大规模应用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数字普惠金融被列为本次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会上出台了《二十国集团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这也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在这个领域颁发如此高级别指引性文件,标志着全球普惠金融发展进入了数字普惠金融这个重要里程碑。这个文件积极鼓励所有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出国家普惠金融的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为金融事业服务带来的新的巨大潜力。

作为互联网金融应用和金融大国,我国的金融数字化转型不仅开始的早且推进的力度十分的大。金融机构应用数字技术于普惠金融发展中也比较早。这一阶段数字普惠金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数据广泛应用到金融机构获客当中,运用大数据可以精准地获得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从而可以锁定目标客户,进行精准营销;二是运用了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构建普惠金融业务的风险预警指标,对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风险状态进行适时了解、管控,并运用技术手段对普惠金融的风险进行直接的管理;三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技术手段,开发新的普惠金融产品,应用线上金融扩大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实现了普惠金融产品的线上化、标准化、批量化,有效地降低了普惠金融风险和成本;可以说,数字技术已经完全嵌入到普惠金融的服务模式、风险管理、成本优化当中,成为普惠金融发展基因和新的动能。这一阶段的普惠金融可以概括为数字驱动型的普惠金融。

3、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阶段(2022年——)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2022年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三个年头,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已经到抛物线的最高点。在此背景下,党和政府面对世界经济发展不确性和复杂性的形势,对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指出,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增强金融普惠性“。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在这个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要实现新的突破,唯一的思路就是整合国家政策、社会资源、金融机构、服务对象四个方面的资源进行的一种高级的优势整体,从而形成数字普惠金融最佳的成本、风险管理的组合,使数字普惠金融具有了更强的竞争优势的一种形态对象的合力。

数字普惠金融同传统普惠金融相比已是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金融产品线,但是影响普惠金融核心竞争力的除了数字技术以外,还有国家政策、社会资源及服务对象。因此,通过整合将四者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衔接,形成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的最佳的生态,减少政策对冲及社会资源浪费,这已经是步入2022年以来各金融机构所寻求的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路径。因为,通过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行动上的共振和能力上的互补,从而推动普惠金融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未来发展阶段的普惠金融可定义为资源整合型的普惠金融。

(二)提升具有核心竞争力普惠金融路径

 普惠金融实质上是商业银行多个金融产品线之一,其要在商业银行诸如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旅游金融等多种金融中出类拔萃,成为各商业银行争做的业务品种,除了具有数字化特性外,更要有综合核心竞争力。对于单个金融机构而言,就是普惠金融产品线在同类产中能够实现最佳的盈利模式、服务对象能获得最低的成本、而普惠金融的产品质量甚至优于其他金融产品。这种普惠金融才能成为金融机构、政府、社会和服务对象“四满意”的金融服务,实现全社会资源的最优整合与配置。实际工作中,普惠金融往往侧重于数字技术、降费降利,缺乏整体的顶层设计,用产生一个新问题解决一个旧问题的思维与方法,反而会使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变得起来越复杂。

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扶持力度

政府具有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职能,因此,调整发展结构,保持社会各主体的平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发展普惠金融,利用金融手段来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是政府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相对于普惠金融而言,政府将会为普惠金融提供其它金融所不具有的政府支持的资源。

1、政策支持措施。目前,各级政府对金融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但是对普惠金融无论是在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均以政策、文件的形式给予强力支持。形成了十分鲜明的政策导向,可以说,在各种金融产品线上,政府关于支持发展普惠金融的文件最多,组织的活动也最多,重视的程度是最高。政府的财政、税收、物价等政府组成部分,只要有涉及到普惠金融业务的均有下发支持发展的文件。政府、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列入到金融机构的综合考评当中。以考核导向体现政策导向和监管导向。

2、直接的财政贴息或奖励措施。政府财政除了保证管理部门基本运行财政支出外,重要支出就是通过财政的直接补贴或奖励形式,来弥补政策性业务商业化的项目。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关于普惠金融的财政贴息或奖励政策。即政府根据商业银行对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贷款余额情况,按一定比例直接进行贴息(也有进行奖励),财政通过直接贴息(或奖励)形式,让承办普惠金融业务的机构可能获得等于或高于其他业务条线的直接收入或弥补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从政策的角度来解决普惠金融业务财务的连续性和风险性问题。

3、直接投资担保公司或提供担保补贴、奖励。担保公司是分担和转移普惠金融风险的重要通道,从担保公司的所有制性质可分为政府背景和纯商业化的担保公司,经过前些年担保公司的野蛮式生长并得到整治后,现在市场上存留的担保公司基本上是国资背景的担保公司。担保公司的担保和化解风险的能力除了风险管理水平外,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担保公司的资本金及财务的连续性,财政对担保公司的不断输血一定意义也是支持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4、对普惠金融服务对象进行财政等经济政策支持。财政对普惠金融服务对象不断采取措施扶持其发展,重点表现在税收、费用的减免,对一些科技创新型、环保型等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企业均有差异化的财政、税收、费用政策,积极保持与金融结构的一致性,有力地推动了普惠金融本身的发展。

5、中央银行的货币工具的支持。近年来中央银行持续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诸如有针性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金融机构提供低息和更多的资金流量、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相应的资金来源、批准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集合债劵、进行资产证券化等等,通过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解决了金融机构在支持普惠金融中的资金、成本及风险等多个问题。

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的发展内涵

商业银行是普惠金融主要供给方,也实施普惠金融的主体机构之一,数字普惠金融解决了商业银行技术手段,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普惠金融的信息对称、批量化经营,缓解了普惠金融商业性、政策性的冲突,特别是普惠金融的风险和财务成本“两高”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由于金融技术与产品的可复制性很强,各家金融机构数字化普惠金融的发展速度都在加快,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增加其普惠金融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另拓新路。

1、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数字技术在金融机构中的应用,而数字技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新的技术会不断出现。因此,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建设是一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接力赛,当前,元宇宙作为互联网最终极、最高级的形式,将给普惠金融带来全新的场景形式,使普惠金融的服务将进入完全沉浸式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客户的场景体验,将构成金融机构进行普惠金融竞争的最有效的利器,因此,金融机构要不断推进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始终站在数字化普惠金融的最前沿。

2、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标准化、批量化、流程化和线上化程度。数字普惠金融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提升普惠金融的信息对称、精准营销等,更重要的是将普惠金融产品打造成标准化、可复制的金融产品,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进行综合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普惠金融产品规模批量化、业务流程化、操作线上化、业运维自动化,从而使金融机构在承办金融业务中能以更低的金融成本和金融风险获得普惠金融的竞争能力提升,将长尾客户一网打尽,将客户群体能进行精准分类,对风险客户可以进行精准的认定,从而不断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竞争能力。

3、整合应用各类政策,构建普惠金融综合使用资金解决方案。金融机构是集中政府、社会和服务对象资源的核心,因此,普惠金融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历史性地将任务落在金融机构身上。而对各种资源的整合、配置将成为增强核心竞争力最为关键的工作。因此,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对各种政策进行了解,掌握,进行整理规划;二是要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对各类政策及经济政策进行量化计算,搭建各种模式,提出普惠金融需求与供给资源配置的最佳方案建议。三是要及时根据政策的调整不断优化普惠金融配置方案,因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普惠金融政策是在不断优化和调整的,普惠金融优化配置方案也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金融机构与服务对象及政府和社会“四得利”的局面。

4、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平台化建设与管理。平台是互联网金融实现的最佳载体,普惠金融平台可以将政府、社会组织、普惠金融服务对象以及各种金融机构聚集中虚拟空间,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各种资源可以在此进行最直接的优化整合,平台功能越强大,交易的效率会越高。因此,金融机构在搭建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时,要科学进行顶层设计,要按照提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产品线服务要求来进行高起点设计,力求功能多元化,资源配置数字化,使各种政策、优惠等均能一“键”实现。

社会机构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高质量服务

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的成本源自于与普惠金融相关的社会性服务。这一类服务是普惠金融得以成功交易的必要环节或必备流程,由于是一种中介服务机构,因此,大都商业化运行,虽然不能给金融机构带来收益,但却是普惠金融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梳理普惠金融所有涉及的社会服务机构。目前涉及到普惠金融发展服务的机构很多,诸如担保、评估机构、信息中介机构、法律咨询、合同公正、不动产登记、价格认定、保险服务等等机构,这些机构行为构成了普惠金融目标实现的重要一个环节,因此,除了付出专业劳动、成本外,会通过收费的形式来进行弥补。

2、统一提出差别化服务收费的标准。社会机构为普惠金融提供的服务是多元化的,因为,成本的付出,会以收取普惠金融主体的有关费用。收费机构宜通过降低管理成本、数字化等手段进一步降低收费标准,降低服务对象的负担。

3、规范服务机构的服务流程。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成为影响普惠金融交易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进一步推动服务机构流程规范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大力推进线上服务,打通社会服务与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之间的数字鸿沟,通过线上化、平台化,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和交易成功率,降低服务成本。

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持续提升本身的发展韧性与韧劲

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质量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内因动力,因此,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质量是提升具有核心竞争力普惠金融的基础,因为,普惠金融是否具有核心竞争能力不完全取决于政府、金融机构能力以及社会服务水平,更取决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质量,高质量的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所产生的普是金融通常更具有核心竞争力。

1、切实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公司治理管理。目前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三农”企业,其公司治理往往是家长式的管理,因此,没有形成带有可持续性的管理体制与机制,法人风险很大,在此场景下也很难形成高质量的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群体。因此,普惠金融首先是金融,必须按市场规律来运行,所以,普惠金融服务对象须按照现代公司治理要求,实行必要的内部管理制约机制、科学的决策机制,从而保持企业能有个正确的市场战略、目标定位及其市场发展的定力。

2、大力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数字化水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是建立在数字普惠金融基础上,对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数字化程度要求更高,因此,普惠金融服务对象要积极跟上数字化步伐,积极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最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不断优化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实现与金融机构数字通道打通,提升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透明度和信息互换,优质的普惠金融服务对象还可以通过数字化直接获得信贷资源的配置,减少了担保、抵押等流程,更加有利于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

3、积极支持科技创新、技术含量高的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数字经济时代显得更加突出,因为数字经济实质上就是技术应用经济,因此,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必须紧跟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在发展方向上必须以高科技含量为产品目标,以科技手段推动管理升级,将科技手段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普惠金融应当将这类科创企业作为普惠金融支持的重点中重点,实行差别利率政策,鼓励科创企业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普惠金融是金融机构提供的一种金融产品,是金融资源的一种配置行为,在资金供不应求和市场基础性作用下,资金的流向是高收益、低风险的金融产品,而普惠金融由于其微利高险特征并不是金融机构的首选产品。如果依靠行政手段来强行发展,则会与金融机构保持普惠金融发展却与其其自身发展可持续性发生冲突;

2、数字普惠金融的提出,充分应用了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中的风险和成本两个根本性问题,是在传统普惠金融发展基础上迈开了一大步,极大地调动了金融机构承办普惠金融的积极性,但是,要达到数字普惠金融与其他金融产品基本相同的商业回报还有很一定距离;

3、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的最高的形式,其主要的做法是综合了金融供给侧与需求侧可能、政策及社会可能提供的资源进行了科学的整合,按照既定的扩大普惠金融规模、服务面、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供给效益的多维度要求,对政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以此来改变金融机构资金使用顺序,从而使普惠金融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4、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主要涉及到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和服务对象,这项工作中就作用要素而言分别是金融机构、服务对象的内源性因素和政府、社会的外源性因素。在具体方法上,可以按照有竞争力的资金成本,可控的风险压力,明确金融机构、服务对象、政府和社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围绕实现普惠金融发展根本目标,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发展机制。

(二)建议

(略)

(本文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阅读或引用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普惠金融生态研究》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