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陆岷峰:充分发挥金融文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间金融冲突中的功效

陆岷峰 · 零壹财经 2022-04-11 21:06:58 阅读:9604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革指引规范风险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象征着不同文明间商贸互通、文化沟通、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2013年9月、10月,习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以古代丝绸之路为参照,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一极具远见与变革性的区域发展理念,其本质是以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实现沿途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合作交流。...
 [摘要]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象征着不同文明间商贸互通、文化沟通、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2013年9月、10月,习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以古代丝绸之路为参照,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一极具远见与变革性的区域发展理念,其本质是以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实现沿途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合作交流。然而不同国家在历史、文化、制度上的差异会造成项目开展中利益、风险、法律上的冲突,具体表现在金融政策与金融文化冲突上。为此,在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文化冲突表现,对冲突根源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间金融文化冲突及协调机制的设想,以构建各国共同的金融价值观,发挥文化磨合冲突的作用,解决合作发展中的金融纠纷和矛盾。
   
一、引言


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早在秦汉时期我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2013年9月和10月,习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以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为参考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一带一路”倡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统称,是对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发扬和传承,其本质是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在经济、文化、政治等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合作,主要包含政策协调、设施连通性、贸易与投资、金融一体化、文化交流五个重点合作领域。

目前,“一带一路”已被国际社会视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由任何国家或地区组织发起的最具变革性的发展计划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地理覆盖范围持续扩张,投资规模与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截止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1583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8090亿美元[1]。如此庞大的投资与贸易自然少不了金融的支持,然而在经济金融合作中,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制度的不同带来了政策、法律、风险、利益等多领域的冲突,具体表现在金融政策、金融文化等方面。这些冲突的本质是各国间利益、制度、文化、历史等方面深层次的矛盾。金融文化冲突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新的担忧与问题,将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可持续性,因此,与更多国家、地区、金融机构合作的同时如何维持各国间文化交流、经济合作领域的平衡将是“一带一路”研究的重要话题。

为此,可构建不同国家间共同的金融价值观,减少金融经济合作时的冲突,建立金融文化冲突协调机制使金融价值观在政策制度上发挥作用。金融文化作为支持金融发展的软支撑,对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金融文化冲突协调机制既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化解我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各类金融文化冲突和纠纷,又能加快推动我国金融文化与外源金融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吸收外源金融文化精华,取其糟粕,更好地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金融文化的研究

    “金融文化”一词最早由陈岱孙1934年在《金汇本位与战后之欧洲金融》中提及,他提出金本位制度是世界所公认的金融文化演进的结晶。梁力军、陈晓华(2019)对金融文化内涵、特征、相关关系等内在理论逻辑作了深入研究,提出金融文化具有社会文化和金融特质双重特性,是社会文化中道德准则与伦理观、价值观与价值取向、法律意识与规范、经营及管理理念在特定金融领域中的传导与影响作用。因此,金融文化可定义为金融生态中各生态主体在实现金融交易过程中形成和具有的,并对主体的经营管理认知和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金融观念、金融伦理和道德规范、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法律规范及风险规范的总体认知。金融文化实质上是金融文化要素与金融机构、金融环境之间进行能量与信息交换的一种机制,是一种系统演进的过程。我国当前金融生态中金融乱象实质上是畸形价值观、畸形经营伦理、片面逐利意识在金融人和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中的不良体现,是健康文化引导的缺失。[1]张云东(2017)提出用社会主义的金融文化引领社会主义的金融市场建设,为此,他分析、总结当前流行金融文化的六种主要特征,并探究了流行金融文化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金融领域构建新时代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的方法。[2]

(二)关于东西方金融文化冲突的研究

    何农(2017)指出,文化之于金融,涉及人们对金融的理解、掌握、运用和对其自有规律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关乎金融如何深刻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如何参与甚至主导社会运行,如何作用于人的价值观、言行乃至行为规范。[3]随着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的冲突、融合愈发激烈。王森(2011)认为东方文化背景的国家民族与西方世界在行为、价值取向、观念、思维上存在较大差异,就商业银行管理文化而言,中国等级分明的决策与美国以人为本的民主决策形成反差,中国的保守主义经营方式与美国实用主义经营方式形成反差,中国回避风险、不愿面对矛盾的风格与美国冒险主义、接受挑战的风格形成反差。[4]季小江(1998)从东亚金融危机的角度阐释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韩国、日本等为代表的东亚地区以儒学价值观为核心文化价值在社会结构、道德伦理、典章制度、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等方面与西方文明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政治文化传统与市场经济体制间的冲突,传统小农意识与现代经济意识间的冲突、工具理性发展滞后与现代产业发展需要间的冲突三方面。[5]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文化决定或影响着该国金融领域的文化,中西方文化各有优劣,双方应互补长短、共取精华、各弃糟粕。

(三)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金融文化冲突的研究

    金融作为经济的血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金融文化作为金融发展的软支撑,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着相互融合、冲突的状况。赵小舟(2018)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金融文化融合与创新面临着意识形态差异大、国际金融人才缺失、境外贷后管理难、金融服务要求高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在组织上、思想上要加强领导;在实施上、操作上要加大宣传;在投入上、制度上要加强支持;在理论上、建设上要加强引领。[6]魏涛、伏绍宏(2013)认为我国企业文化存在政治权威性较强、集团观念比较浓厚、情义主义充斥生活等特点,对于如何重构中资银行金融企业文化,他从对人本文化的涤荡、对执行文化的推行、对风险文化的强化、对服务文化的定位和对创新文化的移入五方面展开。[7]武汉“一带一路”研究课题组(2019)在对境外经贸合作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发现,金融文化冲突是境外经贸合作区运营面临的问题与风险之一,部分东道国政府参与度不够,缺乏内生发展动力,缺少完善、全面、平衡的双边合作机制,同时合作区发展定位与规划布局不合理,产业集群效应不显著,部分地区投资环境复杂,政局动荡,经济基础薄弱,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8]

(四)关于“一带一路”冲突的协调机制构建研究

王军杰(2019)在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争端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文化差异明显、地缘冲突频发,难以克服东道国“属地保护”等问题,现有的ICSID机制难以契合实际争端,域内争端解决机构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因此,在构建“一带一路”独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时需对其法律地位与组织架构、成员资格、法庭管辖权、上诉机构及审查范围等基本问题进行研判。[9]张慧娟(2019)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与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氛围,目前我国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与共享受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沿线国家间文化易产生碰撞、沿线国家文化产业薄弱导致文化交流不畅等因素影响与制约。为此,应完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体制,加快推进文化产品输出;寻找与沿线国家文化的交叉点,发展各国共性文化;构建国际互信体系,营造友好交流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援助,推进文化协同发展。[10]肖钢(2019)在研究“一带一路”投融资情况时发现,投融资面临资金需求巨大但资金供给不足问题,原因在于资金来源有限,融资模式单一,融资渠道不畅等。此外,沿线国家面临财政征收风险较高,经济政策不稳定,债务违约风险高,偿债压力较大,文化法律风险较高,营商环境欠佳等问题。境外投融资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创新融合、求同存异、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则,改革信贷规则和管控体系,完善投融资保护和纠纷机制,加强风险评估与预警,建立债务违约救助机制。[11]

对上述文献仔细梳理发现,现有文献对不同文化间的融合、冲突,以及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间的冲突协调机制有一定的研究,并给出了具有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的结论和建议,对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更深层次的文化、经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研究大都关于经济贸易方面的研究,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金融文化冲突方面的研究较为稀缺,尤其是金融价值观、金融文化对“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作用的研究,且较少考虑金融文化、共同金融价值观的培育、机制建设等问题,对方面研究当前缺乏清晰的理论框架和理论逻辑,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与沿线国家的金融文化冲突是真实存在的,因此有必要梳理出金融文化冲突的现状、矛盾的根源以及解决的方法。综上所述,对金融文化的研究需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金融文化冲突带来的发展困境是什么?其内在矛盾或是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金融文化冲突协调机制?现有文献尚缺乏研究或没有较为详细的答案,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金融文化冲突表现及融合机制设计

(一)金融文化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逻辑

    1.“一带一路”倡议现状

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正式提出。六年时间里,沿线参与国家已从65个增长至85个,增加的20个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覆盖范围在不断扩张。“一带一路”建设涵盖的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3以上,GDP占全球的约35%,商品贸易占全球的40%以上,“一带一路”倡议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合作发展组织。

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产业合作六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政策支持上,“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被写入多个国家组织有关文件中,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签署了《“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等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国与沿线国家建立的以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航运、综合信息网络为核心,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多功能的基础设施网络大大减轻了区域间商品、资金、技术等的交易成本,优化区域资源配置[12]。

在各国贸易中,贸易与投资的便利程度越来越高,交易规模持续扩大,2013-2018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在金融支持上,多边金融合作体系越来越完善,“一带一路”项目获得的金融支持越来越充足。在文化交流上,文化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文化教育培训成果越来越丰富。在产业合作上,合作园区蓬勃发展,我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平稳增长。但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存在不足之处,主要问题在于“一带一路”建设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上,项目发展不均衡,缺少金融文化等软设施建设,然而无论是双方间的政策制定、设施建设中的金融支持、贸易投资中的方式创新、多边金融合作体系的建立、产业合作区的发展共建等都离不开金融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中其他领域的规划与发展必须尽快实施[13]。

    2.金融文化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逻辑

习总书记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凸显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基、作为国家经济文化内在实力,对经济、金融、文化、思想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引导、支撑作用,所以,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金融文化不是简单的“文化+金融”或“金融+文化”,金融文化涉及人们对金融的理解、掌握还有对金融规律的尊重,文化是影响人们认识金融的重要因素,是社会文化中的普世价值取向与价值观、法律意识和规范、伦理观念和道德准则、经营及管理理念在特定的金融领域中的传导与影响作用[14]。同时,金融也会反作用于文化,金融文化也关乎金融如何通过金融制度、金融体系等深刻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如何参与甚至主导社会的运行,如何作用于人的价值观、言行乃至行为规范。因此,金融文化具有社会文化与金融特性双重属性。金融文化是金融软实力,是与文化相匹配的金融体系结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行为模式的总称。同时,金融文化也是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发展的六个领域内,金融文化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金融文化交流在政策沟通、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与投资、金融融通、民心相通中无时不刻地有所体现,金融文化的交融是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各领域对接,各方合作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15]。

(二)“一带一路”共建中的金融文化冲突的表现及缘由

    1.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文化冲突的表现

(1)对“一带一路”倡议理解存在偏差

(2)部分沿线国家的参与度不高

(3)“一带一路”项目发展阻力较大,效率低
 
(4)边境贸易存在壁垒

(5)资金融通通道不够畅通

(6)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高

    2.金融文化冲突形成的内在缘由

(1)意识形态差异大
   
(2)沿线国家发展计划与“一带一路”战略不适应
 
(3)缺乏长期战略和详细的总体规划
 
(4)“一带一路”项目发展不均衡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金融文化冲突的协调机制设计

    1.建立“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与共享机制
   
    2.完善“一带一路”倡议下法律保障与执行机制
  
    3.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信息流通与沟通机制
   
    4.完善“一带一路”倡议下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四、结语

   金融文化具有社会文化与金融特性双重属性,它既与一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也与该国当前的金融体系、制度等相关。金融文化作为金融的软实力,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已取得较好的进展,然而在制度、物流、边境贸易壁垒等软基础设施上的建设仍需努力,因此有必要加强金融文化的建设。在此背景下,我国金融文化在与外源金融文化交融时在许多方面会形成冲突,主要表现在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以及在合作共建中的各种矛盾,而矛盾根源主要在于意识形态差异大,其次“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不均衡也是重要的原因。为此,可建立金融文化冲突的协调机制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各类纠纷,包括建立“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与共享机制、信息流通与沟通机制、法律保障与执行机制和金融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1] 梁力军,陈晓华.金融文化金融发展和金融生态治理之魂[J].财经界,2019(04):52-54.

[2] 张云东.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N].证券时报,2017-11-27(A05).

[3] 何农.瑞士的金融文化[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7(10):79-80.

[4] 王森.东西方金融文化比较:冲突与融合[J].金融博览,2011(08):7-10.

[5] 季小江.文化冲突:东亚金融危机的另一种阐释[J].管理现代化,1998(06):63-64+40.

[6] 赵小舟,“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金融文化融合与创新[EB/OL]. http://topics.gmw.cn/2018-10/15/content_31724141.htm,2018-10-15.

[7] 魏涛,伏绍宏.中外金融企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06):42-46+108.

[8] 武汉大学“一带一路”研究课题组.“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7.

[9] 王军杰.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独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建构[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04):63-68.

[10] 张慧娟.“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与共享研究[J].中国报业,2019(10):34-35.

[11] 肖钢.加强软联通、共建软环境建立“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J].新金融评论,2019(01):95-121.

[12] 陆岷峰,徐博欢.逆全球化影响下人民币国际化不确定因素与成长之路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1):76-84.

[13] 陆岷峰,徐阳洋.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宏观调控方式优化研究[J].西南金融,2019(01):37-43.

[14] 陆岷峰,徐阳洋.关于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4):32-41.

[15] 杨亮等.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形成逻辑、风险问题与治理路径[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74-83.

[16] 周军煜等.金融科技嵌入商业银行生态系统的战略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9(2):44-49.

[17] 徐博欢等.基于风险防范视角推进民营经济更健康发展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9(03):01-06.

[18] 陆岷峰,周军煜.金融开放加大背景下我国外源性风险状况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9 (03):19-27.

[19] 徐博欢等.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研究[J].西南金融,2019(04):29-38.

[20] 徐博欢等.金融劣根性的内涵、表现及治理对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10-16.

[21] 陆岷峰,徐博欢.金融乱相的根由、现状与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03):56-66.

[22] 李蔚.民间金融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02):05-10.

[23] 李蔚.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使命与发展重点研究[J].福建金融,2019 (06):11-21.

[24] 陆岷峰.关于乡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 (41),15-20.

[25].陆岷峰、徐博欢.互联网金融伦理秩序研究[J].武汉金融2019 年 (05):74-76

[26]陆岷峰,徐阳洋.构建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的基础[J].济南大学学报,2019(2):137-145.

[27]季子钊等.居民杠杆率对中国经济增长及房地产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J].金融理论探索,2019(02):03-11

[28]陆岷峰、徐博欢.关于资金逐利性与资金调控方式的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03):11-18

[29]汪祖刚等.数字小微金融的优越性与发展策略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01):03-10
 
(本文发表在《金融理论与教学》研究上,原文全文约一万二千字符,已由网络优先出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02 11:37:02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146.f.20190702.0900.002.html
欲读全文,请赴《中国知网》下载)

[1]数据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info/iList.jsp?tm_id=513。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4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