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中美金融科技大趋势合流:银行重回主场,互联网巨头抢滩

洪偌馨 · 零壹财经 2018-04-11 10:34:06 阅读:22531

关键词:中国大数据应用蚂蚁金服趋势

美国时间2018年4月9日,美国Lendit金融科技峰会在旧金山召开。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峰会之一,Lendit对于新趋势、新技术以及新市场的前瞻方面始终具有风向标一样的意义。 对于已经是第四年参与峰会报道的馨金融而言,无论是从Lendit峰会聚焦的主题和参会的...

美国时间2018年4月9日,美国Lendit金融科技峰会在旧金山召开。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峰会之一,Lendit对于新趋势、新技术以及新市场的前瞻方面始终具有风向标一样的意义。

对于已经是第四年参与峰会报道的馨金融而言,无论是从Lendit峰会聚焦的主题和参会的嘉宾来看行业变迁,还是从对比的角度看中美两国的行业发展趋势,都感触颇深。

先跟大家分享这次参加Lendit的几个感受:

中美两大金融科技市场上的共通之处越来越多,很多趋势高度重叠。尤其是从这届峰会的议程设置来看,过去一年,两大市场上最受瞩目的话题聚焦于三点:
 

传统金融机构的加速进场;

互联网巨头的强势扩张;

区块链技术的持续升温。



而中美市场的遥相呼应,还隐含了另外一个此前就已经出现的趋势:从copy to China到 to copy China。

在昨天的论坛上,很多美国从业者感兴趣的商业模式、和正在讨论的行业趋势都率先出现在中国。甚至一些在国内已经发展多年的模式在美国才起步不久,扭转了“西学东渐”的刻板印象。

中国公司建立在移动支付、大数据等基础之上的技术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带来的增长优势已经非常明显。

1
事实上,关于本届论坛的焦点以及2017年至今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的变化趋势,JasonJones等三个Lendit联合创始人的开场演讲中的总结已经很清晰——传统银行的参与感逐渐增强。

今年银行参与峰会的人员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人数超过1000人,是去年的两倍有余,而且关于银行业讨论的话题覆盖了技术、信用、监管等几乎全部主要领域,下午跑了几个分论坛之后,我对这一点有更深刻的体会。

无论是从事房产抵押与按揭业务的Quicken Loans,还是网贷巨头Sofi,都被问及了同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传统银行的发力与崛起,会不会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冲击。

尽管他们的回答都是“欢迎竞争”,或者“我们有充分的资金准备与银行竞争”,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在国内或是国外,银行无论进入哪一个领域,其在资金成本和品牌上的优势都足以让新金融创业公司们焦虑。尤其是在国内市场上,之前我们讨论过的银行信用卡业务、零售业务在2017年的爆发,也是同样的道理。

与此同时,银行也在忌惮另外一股正在崛起的新金融势力——互联网巨头。Google、Amazon、Apple等等似乎更应该在互联网行业里被讨论的名字,在会上一直被频频提起。

来自QEDInvester的一位投资人表示,银行业正在面临一场“哥白尼革命”——银行将像哥白尼推翻“地心说”一样推翻他们对于传统业务模式的认知。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互联网巨头在进入金融领域之后,正在颠覆传统的业态。

他以亚马逊云服务为例,亚马逊提供底层的云服务支持,而银行可以在此基础上提供存款、借贷、转账、投资等服务,这种模式也被看做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模式。

事实上,他口中的银行业“哥白尼革命”对于我们而言也并不陌生,前一段时间在聊起传统银行布局转战金融科技的话题时,我们也聊起过传统银行在2017年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上云”,而许多银行都选择了与互联网巨头,如阿里云腾讯云等合作的模式。

此外,互联网巨头对于银行业的冲击,还体现在获客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互联网巨头开展金融业务对于年轻人群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果PayPal、Google、Amazon开展银行业务,40%以上的18-34岁用户都会选择成为用户,20%以上的35-54岁用户都会参与,许多美国的银行从业者把这看作是潜在的巨大威胁。

“人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而大部分时间其实都在Google搜索或者Amazon购物,此外,互联网的应用习惯还使得他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如果页面三秒之内没有加载出来,50%的用户就不会继续等待。”花旗银行fintech负责人表示,“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早已超越了原本所谓银行该做的事。”

然而这一点中国从业者们可能更加熟悉,毕竟互联网巨头凭借其掌握的巨大流量入口与便捷的用户体验在国内新金融行业的各个垂直领域——理财、信贷、支付等领域都几乎处于统治地位,在过去几年里给银行造成了巨大冲击。
2
列举了以上这些相似之处后,一方面我们会发现,有许多现象的出现并非是国内市场的偶然,而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大趋势其实已经呼之欲出,这也是JasonJones在开场的演讲中提到的第二个要点——从全球范围内来看,除美国外,中国毫无疑问是最大,也是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没有之一。

尽管从前两年开始,国内金融科技公司在市场规模、数量等方面的增长势头就已经在全球领先,甚至在模式上都有逆袭的趋势,但是在今年,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在于,无论是传统银行对金融科技的布局还是互联网巨头的强势扩张,这些趋势都率先出现于国内,甚至其发展模式直接被借鉴到国外。

从copytoChina到tocopyChina的趋势逐渐清晰,中国公司建立在移动支付、大数据等基础之上的技术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的增长潜力已经非常明显。

关于这一点,我感受比较深刻的有两个细节:一是美国一家备受推崇的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公司Affirm创始人在发言时说,“信用卡这种塑料卡片在未来可能是会消失的,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套软件系统。在这套系统下,人们不用实体信用卡就可以直接进行支付,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和管理自己的负债,这套系统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去完成,但是未来是很有可能会实现的。”

他说完之后,我旁边一个中国姑娘说,在国内,支付的时候不拿出实体卡,不是对手机最基本的尊重么?

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细想一下,这基本也是国内,尤其是城市居民消费习惯的真实写照了。国内基于移动支付而产生的数据积累和养成的用户习惯,确实使得金融科技行业有了跨越式发展的可能。

关于这一点,多位国内从业者在Lendit峰会上的发言中都有提及。比如,小赢科技总裁成少勇在演讲中就提到,移动支付习惯的养成直接推动了用户在移动端完成借贷、理财的行为,间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第二个场景是美国的P2P第三方平台监测PeerIQ公布了一组数据,亚马逊从2011年从事商户贷款业务至今,已经累计发放了超过30亿美金的贷款。听到这组数据,现场的很多外国嘉宾羡慕不已,发出了一片赞叹声。(对比一下,仅2016年,蚂蚁金服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就超过8000亿人民币。)

亚马逊尚未开展任何个人的金融业务,不过有媒体报道,亚马逊将进军保险市场,另外还在加进金融科技方面的投资。如果亚马逊真的有心进入新金融市场,或许国内的金融科技巨头们可以提供一个不错的学习样本。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