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一个IT业老兵眼里的金融科技:赋能,而非控能

董云峰 · 零壹财经 2017-09-20 10:08:48 阅读:8685

关键词:借贷牌照盈利能力金融科技

“我对传统的软件外包非常失望,他们对业务的了解和渗透太浅,就像包工队。” “科技输出的核心不完全是系统的问题,更是应用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机构客户最大的痛点——如何触达自己最终用户的问题” “如果真要讲赋能,就不要尝试控能。因为在控制之后,风险就累加了,这不符合金融监管常...
“我对传统的软件外包非常失望,他们对业务的了解和渗透太浅,就像包工队。”

“科技输出的核心不完全是系统的问题,更是应用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机构客户最大的痛点——如何触达自己最终用户的问题”

“如果真要讲赋能,就不要尝试控能。因为在控制之后,风险就累加了,这不符合金融监管常识。”

“金融科技输出1.0是服务大机构的IT系统外包,而2.0则是帮助中小机构开展业务。”


文|董云峰

数日前,在PINTEC(品钛)分拆一年之际,PINTEC创始人、CEO魏伟接受了新金融琅琊榜的邀请,一年来首次对外公开发声。

PINTEC集团是一家智能金融服务商,为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提供全流程、模块化的综合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并提供针对终端用户的产品运营服务。产品和服务包括智能信贷,智能投顾,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销售,金融产品运营等。

到目前为止,PINTEC的客户包括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沪江网校、58、唯品会、中国电信翼支付等商业机构,还有新网银行、华瑞银行、郑州银行哈尔滨银行晋中银行、安邦金融、民生证券、上投摩根等金融机构。

在这次对话中,魏伟系统性阐述了他的金融科技观,讲述了他为何从传统IT服务领域走向金融科技创业,并就金融科技的估值逻辑、现金贷和智能投顾等热点话题表达了看法。

对于这两年几乎烂大街的“赋能”一词,魏伟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诠释,他认为其核心是通过中立的金融科技机构输出一整套能力,对客户“赋能”,而不是“控能”。

魏伟坚信,金融监管的一个基本逻辑在于分散,任何大机构一旦将赋能变成了控能,很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的集中,这不符合监管初衷。他对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的现状感到忧虑,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如果不能健康发展,反过来会加剧集中化,魏伟认为PINTEC等金融科技服务商对它们来说是一个改变的机会。

作为一名持续创业者,魏伟拥有15年IT服务领域经验;先后效力华为、诺基亚和飞利浦;2006年创办了专注于移动通信技术服务的公司银诺威;在2007年银诺威与中国最大软件服务公司文思创新(VanceInfo)合并后,魏伟担任主管移动技术服务的副总裁。2011年,魏伟离开文思,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多个科技创业企业。

2012年3月,魏伟与来自金融与互联网的好友开始了跨界创业之旅,并从大数据征信开始切入金融科技领域,先后获得过三轮融资。现在PINTEC集团旗下拥有读秒智能信贷、璇玑智能投顾、虹点基金、麦芬保险四家子公司。


下文为新金融琅琊榜整理的对话精华,以飨读者。

1、早期的金融软件服务业就像包工队

我早年一直在通信行业工作,跟运营商和手机厂商打了很多交道,后来转去做软件服务,于是又跟银行打了不少交道,加起来在软件服务业干了11年。

回想起来,经过这11年,我对软件服务行业挺失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觉得做来做去,做了一些无脑工具,就是对业务的渗透,对业务的了解,还是太浅。

软件服务这个行业,是一个什么逻辑?基本上就是我不动脑子,我动手,客户要什么我给你做。所以严格的说,可能连建筑队都不算,就是个包工队。比如我这10个瓦匠、10个木工,你要做成啥样,你想清楚了我来动手,所以越做越往低处走。

相形之下,印度的互联网产业没有中国这样的巨头公司出现,不会把人才都吸走。所以印度的软件产业非常专注于能力提升,因为顶级的人才愿意留下来,他们能将业务往上拔高,业务水平甚至站在客户面前也不弱。

但在中国是另一个极端,我们有那么多的大国企,那么多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软件服务商根本留不住优质人才,导致团队常年没有成长,越做越像蓝领,越做离核心业务越远。业务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你永远就是一个包工队,在整个产业里头非常边缘。

这是我对那个行业最失望的地方,也是我做了11年却离开软件行业的原因。

技术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但是你做的东西本身有没有创造价值很重要。离业务那么远,创造的价值很有限,所以我当时选择离开,开始做这一波创业,也是想寻找一些跨界的机会。

2、金融科技输出的关键,是输出业务流

再来谈谈金融科技。金融业务里头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经过大概五年时间,基本上回答好了这个问题,于是反向的去跟机构输出我们的一些成果,这正是去年PINTEC分拆的时候一个最核心的逻辑。

这个公司为什么要叫PINTEC?PIN就是处理器上的管脚,我在半导体公司做过,半导体公司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封装在一个小黑块里头,手机厂商只要在自己电路板里头连接这个小黑块,按照一定的规程,所有的业务就可以跑起来。这跟我们未来方向特别像。

何谓输出技术?技术本身是个虚幻的东西,它不是产品。以前大家会比较庸俗的把技术输出理解为外包,派出一个人坐在客户办公室里,每月收3万块钱,那其实输出的不是技术,而是输出劳动力。真正的输出技术,应该是完整地赋予客户一定的能力。

以前在软件产业的时候,大家服务的都是大客户,为什么?因为如果你提供的还是个无脑工具,就会非常依赖于甲方给你提供知识和方向。而那些小的机构呢,它们连发包的能力都没有,描述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也没办法把自己的功能接口化。

因此你会发现,中国的软件产业主要做大公司的业务,而服务于中小机构的软件外包产业从来就没出现过。

今天的PINTEC,拥有了端到端的服务能力,也在很多地方实现了落地,我们今天再说输出技术,输出的是一个完整的业务流,技术在其中是起到一个粘合剂的作用。我们是在一定的场合里把业务做成熟之后,然后向外输出。

说点大话,我觉得PINTEC没有对标的公司。我们回过头去看IBM,它的管理咨询模式还是工具化的,在给客户做完系统之后,IBM基本上就退出了,不会渗透到业务里头去,这相当于还是一锤子的事情。它对于业务的渗透只出现在0到1这个过程,从1到100,基本上不参与。

对PINTEC来说,除了解决从0到1的问题,在从1到100的过程中,我们依旧深度的渗透到业务里去,这是我们想做也看到机会的地方。也就是扶上马之后再送一程,甚至都不是一程的问题,而是一直渗透到始终,因为互联网是一个很动态的东西,很多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不可能有一个流程出来扔在那,套之四海而皆准。

3、要赋能,而非控能

目前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做金融科技输出,他们更像阿里云腾讯云在某个特定行业的那种基础设施的部署,类似于金融行业云。你看那样的团队,基本上都是做系统出身的。

但是,我们认为科技输出的核心不完全是系统的问题,更是应用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机构客户最大的痛点——如何触达自己最终用户的问题,所以我们跟银行系技术公司的定位还是有本质的不一样。

金融机构如果输出技术,挑战或许在于,这种输出会涉及对方的账户和用户:对于小银行来说,就那点家底,如果再把用户给让出去的话,基本上还剩下什么呢?

所以这种事情只有第三方才能做。举个例子,比如IBM今天决定要开一家银行,这世界上还有哪家银行敢跟他做咨询服务? 正因为如此,一些银行选择单独在外成立一个公司来做技术输出。

如果你是一家科技公司,你就不应该寻求一个全牌照的金融布局。现在越是大公司,似乎越想追求无所不在的渗透,但是在商业逻辑上这是不成立的。

商业巨头也好,金融机构也好,如果不把提供赋能的机构给完全的切割开来,做成体系外的技术公司,所谓的赋能和输出是个伪命题。因为在核心利益是有冲突的,我觉得是走不长久的。

在历史上,巨头这种事做得太多了,都是赋能,赋能完了之后呢,很可能就是收割。大家都在说闭环,这是个特别危险的词,尤其金融行业关乎国家经济命脉,是不应该被闭环化了,无论是从政治还是从经济上都不是一个长久的方向。

昨天我还跟一个朋友聊金融监管,其实金融监管的一个核心大逻辑就是风险要分散,不能集中。

这不是风险控制得好与不好的问题。诸如工商银行风控能力强,那就容忍它把全中国100家金融机构都给合并掉?这样风险就集中了,集中之后,就不是风控能力的问题了,而是集中本身会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问题。

如果你通过一个闭环的平台,把金融机构给聚合在一起,在这个点上它就已经集中了。为什么要成立网联,就是为了应对目前支付行业高度集中化的情况。

就整个金融监管而言,大的形势非常清晰,就是过去几年放的有点多,现在开始往回收,核心就是看风险集中在哪些点,那先把那些点给打开、打散。

如果你非要集中,那就要接受高强度的监管,所有可能导致风险的创新点都不要做,因为你已经集中了,这就是代价。

概括起来,如果真要讲赋能,就不要尝试控能。因为在控制之后,风险又累加了,这是不符合监管常识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这种情形,但是它不会长时间存在,一定是这样。

4、从科技输出1.0到2.0

金融科技输出的空间肯定是巨大无比的。

整个的金融市场大概是几百万亿的一个规模,在这个里头,消费类资产的占比是多少?为什么要重点提消费类,因为这类资产具有小额、分散、高频、受众广等特点,因而技术能施加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比如说,一个地产公司,十亿、百亿的拿地,然后开发,传统金融机构在这些方面服务得非常好,技术在这里提升点滴的效率没有太多意义。但要是500块钱买张火车票、一千块钱买个手机,把这些做分期。这种业务在前期技术的投入、风控模型的建立等,都有比较高的门槛。.

为什么中国那么多家银行,但有能力发信用卡就那些?因为只有少银行有能力发出信用卡。

其实信用卡的盈利逻辑很清晰。通过发卡获客,把从来不借钱的客户往理财方向去转,把经常分期的客户往贷款方向去转。这就是用高效的手段获客,获完客之后往高毛利的产品上转。这么清晰的商业逻辑,为什么那么多家银行不做呢?

这就要回到我刚才说的那些问题,就是发卡的技术门槛比较高,前期投入比较大,这决定这块业务规模不冲到一定量,它就赚不了钱。作为小银行,上不了那个规模,就是个稳赔不赚的生意,所以不做。

PINTEC发展到今天,做了很多投入,尝试了各种创新,积累出来了一些能力,因而可以低成本地推进这些事情,但是依旧是有技术门槛的。即使前期投入你有能力降下来,但是技术门槛依旧有。

总结起来,当年我在软件服务行业,看到的是金融科技输出1.0,简单的说就是做工具。甲方出思想,甚至甲方出设计,然后你来实现它。这也是为什么金融科技1.0落地通常是在大机构,因为只有大机构的人才有足够的眼界、视野和设计能力。

金融科技输出2.0,就是把核心业务能力真正移植到了生态体系,输出更彻底的能力,这样一来它就可以面对小机构提供服务。

其实今天最危险的金融机构恰恰是那些能力不足的小金融机构,因为这个市场充分细分和竞争之后,很多银行会变得更加艰难。

打个比方,某个小银行,好不容易搞来了500亿的存款,但是放贷是个技术活,一放就坏帐于是不敢放,但不放贷就是负债,500亿是要付利息的,余额宝都四点几了,收益上不去你想你怎么留的住资金?这样的机构我觉得今天是最困难的,那才叫进退两难。

通过中立、普惠的金融科技服务,为中小金融机构赋能,这是我描绘的一种可能性,我认为它叫金融科技2.0。

第一,这样一个商业逻辑在全中国几百上千家金融机构里推行,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机会。第二,它也非常符合监管方向,就是把这些东西分散掉。

5、怎么看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市场价值?

为什么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目前的市场价值大多比美国同行的高?最主要的原因我觉得两方面:

第一,金融科技对于中国跟美国的意义是不一样,做同样模式、看起来产品差不多的公司,对于整个金融系统的价值和成长空间,在中国和美国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可能是少有中国能领先世界的一个行业,并且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世界了。而且中国的整个金融系统依然存在非常大的空间,尽管现在都在说强监管,空间依旧非常大。

这种留给新金融的创新空间,以及我们已经领先的程度,使得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具备向全世界辐射、输出能力的可能性。把这些潜在的东西都灌注到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的估值里,就是合理的。

第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估值逻辑很不一样。金融行业最有魅力的一点就是任何一个东西放在这儿,大家对他的评价感知不一样,于是才形成一个市场。

相对而言,一级市场的估值参考性有限,首先投资方千奇百怪,它们的诉求不一样,有的可能是战略,有的可能是占坑,也有可能是机构吹牛,很多时候并不透明,因此一级市场的估值不用那么关心。

二级市场的估值,更能反映理性判断,但是也不尽然。一些小公司即使在二级市场里,由于盘子小,一点例外的事件都可能会极度的高估或者极度的低估。股市是个放大器,会把乐观情绪放大,也会把悲观情绪放大。

所以我觉得正常的公司还是不应该太盯着估值,而是应该看盈利能力、持久性、成长性等等。比如说很多做paydayloan的公司,大家看到它们目前盈利非常好,但是畸形的、盈利好的行业肯定不会长久,要么监管进来给会你削一层,要么会出现恶性竞争。

6、现金贷、多头借贷,本身是中性的

现金贷本身是一个很中性的产品。我其实特别不喜欢这个词,好像一说到现金贷就有问题,可是什么贷款不是现金贷?

还有多头借贷,并不只是现金贷有,比如企业贷款,那些大企业谁不是多头借贷,谁不是在多个银行之间游走?

信用卡同样是非常典型的多头借贷,我们大部分人都拥有超过一家银行的信用卡,所以多头借贷本身也是个中性的词。

那为什么今天我们说到现金贷或者多头借贷,大家就特别紧张了呢?

其实更多的是来源于信息不穿透、不透明,多头借贷不可怕,不透明的多头借贷才可怕,就是我不知道你在哪些地方多头借贷了。

行业内生性的发展到今天,其实这个问题是有解的,就是需要一个征信组织。这个组织首先要中立,不能自己在放贷款同时做征信。其实任何一家参与方为了降低风险都是愿意把数据公开的,但是拿到这个数据的组织,必须有足够的公信力。

就是说,我给这个数据,你是不能转卖的,但我相信今天很多的私人机构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其次,这些信息的分享机制应该是公平的,不能拿完数据之后,过几天要查询就坐地起价,十块钱一条、一百块钱一条、一千块钱一条。

因此,征信应该还是基础设施,对金融行业而言,它是像水电煤一样的东西。最终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是靠这样中立、可信的机构的成立。

现在民间自己已经发展出来若干家这样的机构。再激进的贷款平台,“撞库”这件事也是要做的。所谓“撞库”,就是撞一下多头借贷的情况,撞一下黑名单。每家机构的激进程度不一样,有的能够容忍平均三次的多头借贷,有的是五次,有的是八次,有的是不限。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情况,这就是这个行业要管理的风险,并不是说这个风险就大过于其他,然后让整个行业毁掉。但是,前提是有没有一个有公信力的组织提供这样的数据和分析?各个参与方是否对风险有充分的判断?

从2014、2015年开始,因为许多资本强力介入,一堆又一堆团队出现,今天一窝蜂的冲到这里,明天一窝蜂冲到那里,他们对于风险的认知不一定足够,何况还存在从众效应。

你做贷款赚钱了,我也要做,第三家也做,第四家也做,任何一个行业都经不住这么干,任何一个行业都禁不住一窝蜂地折腾,这样的话行业被劣化简直是必然的。那之后行业一定会往下走,然后大家离场,幸存者能够收割剩余的市场,市场慢慢会变平静,回到一个本来的状态。

其实今天已经可以看到贷款行业的一些变化,大家会发现真正支撑它运转的核心其实还是资金,而资金掌握在持牌机构手中。包括把正在监管中的P2P当成持牌机构看待的话,如果从源头入手,对他们资金投放的方向做一定的限制要求,就可以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还是那句话,多头借贷一点都不可怕,无论是企业贷款还是信用卡,整个金融原本就是这样,除非中国就剩一家金融机构,否则怎么可能没有多头借贷呢?

但是行业迫切需要信息透明,这个可以靠一家集中化的、有公信力的征信机构去实现。信息透明之后,剩下的就是各家的风控能力,决定了你是能活下去,还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完蛋了。

7、尴尬的不是智能投顾,而是权益投资

中国的理财市场是挺畸形的,绝大多数都是货基,严格的说这不就是活期存款吗?老百姓是把它当活期存款用的。

这意味着它的流动性风险是相当相当大。天弘基金也不容易,面对1.4万亿的余额宝,肯定是睡不着觉的。虽然看起来挺分散,但是普罗大众有时候是高度不可控的,真到出现风险的时候,难以想象。

另外,你会发现,在国内权益类的基金不好卖。因为权益性基金的投资是需要长期积累信任,需要投资者不那么投机性强,不要追涨杀跌。还有一点,其实跟眼下货基的膨胀有关,一个4%、5%的活期刚兑产品放在那,谁还去买权益类基金呢?它们之间一定是此消彼长,这头大一定是挤压那一头。

今天权益类资产的销售难度很大,我觉得跟高收益的刚兑产品的繁荣是挂钩的。前几年10%的刚兑信托满大街在卖,那我为什么要买一个权益产品呢?你想让股市稳定的给你年化两位数的回报,谁做得到呢?

所以,当下的畸形状态其实是由别的东西挤压造成的。再来看美国,为什么美国的权益类投资相对好很多?除了我刚才说的投资者更成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存在高收益的刚兑产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认可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货基基本上零风险,那你就不该有收益,美国就是如此,银行活期存款就没利息,存了白存,而且存不够一定数还要收钱。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要财富增值,怎么办?权益类在那,用风险去换。

我个人觉得,在中国,其实不是智能投顾很尴尬,而是所有的权益类投资都很尴尬,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做智能投顾这件事呢?

这又要回到常识了。高息、刚兑、强流动性能不能持久?如果你要赌它能持久,那啥都别干,就存定期去,存银行理财去,存余额宝去。如果看准这件事情有违金融常识,它长久不了,那就时刻准备好应对。

对我们来说,如果看准了这个趋势不会长久,我就不能等那天出现了再做,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做,这就是我们的逻辑。我知道它今天很尴尬,它必然尴尬,它没法不尴尬,但是我看准它一定会改变,这不是人力能改变的事情。

其实大家也把智能投顾标签化了,觉得摩羯智投或者璇玑智投才叫智能投顾,朴素一点讲,智能投顾就是给投资者一种方便的方式去实现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所以,智能投顾的所有算法没有一个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放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哪个算法都有可能被打败,但是你放长之后,你用算法与不用算法,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逻辑,我们做智能投顾一定是一个长远的布局,一定不是只看今年或者明年。

手记

金融科技输出、服务金融机构,在今年突然成为了新的风口。

一时间,原本想要颠覆传统、成为金融新星的机构,都变乖了,它们开始把重心转向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提供输出和连接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

从个人角度而言,专业性和中立性会是金融科技服务商的安身立命之本,对BATJ是这样,对一般的新兴创业公司同样如此。专业性通过学习和摸索可以逐步建立,但是中立性其实是一个更为敏感和关键的因子。

在目前的市场上,银行系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服务相对基础和底层,还会夹带自家的产品,基本都是大机构向小机构的单向输出;BATJ这类公司的输出,相对综合和多样化,除了底层的云服务,还有反欺诈、风控、营销获客乃至移动支付等;PINTEC等新兴创业公司,在定位上更为精细,提供所谓业务流的输出,除了一整套业务系统,还有运营支持,也就是解决从0到1再到100的问题,用魏伟的话说,扶上马之后再送一程,乃至送很多程。

我相信,金融科技这块市场,肯定不是某一家或者几家机构可以通吃的,因为金融本身非常丰富和复杂,用户的需求亦包罗万象,这使得金融科技服务必定是多姿多彩的,不同机构凭借各自的本事在市场上立足。

无论怎样,我们终究进入了一个更有趣、有盼头的金融新世界。只不过,用央行原副行长朱民的话说,当前金融业态的变化,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