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高利息高坏账:小额贷款的困境与自救

宜聚网关典 · 零壹财经 2017-03-08 16:09:21 阅读:9242

关键词:坏账小贷公司小额信贷消费金融现金分期

(一) 普惠金融在国内是一个大概念,近几年来,受到了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追捧,涵盖了包括P2P、众筹、小额信贷、消费金融、农村金融等等诸多领域。 政策的倡导扶持,加上互联网热潮的助推,普惠金融越来越普及,许多新的金融产品也相继出现在网络上,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

(一)

普惠金融在国内是一个大概念,近几年来,受到了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追捧,涵盖了包括P2P、众筹、小额信贷、消费金融、农村金融等等诸多领域。

政策的倡导扶持,加上互联网热潮的助推,普惠金融越来越普及,许多新的金融产品也相继出现在网络上,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想必政府层面是想将普惠金融做成一种常态,让普惠金融渗透到社会各领域,能更好更直接的服务最底层的人群。

拿国内的企业结构组成来说,国内排名靠前的大型企业里,其中有许多都是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的,而脱离国有背景的大型民营企业,就屈指可数了。这些大的企业,有大型的国有银行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好的背景加渠道,创造出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成长好坏先不评论。反观中小企业或者微型企业,就不尽如人意了。中国的企业群体中,中小企业占到40%多,而微型企业则占到了50%,这些企业长期经受资金短缺带来的困扰,贷款慢、贷款难、贷款贵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特别是在金钱流向虚拟经济和楼市的现状下,炒概念和讲故事、甚至假新闻,也能轻易获得大额的融资时,虹吸效应的形成,已经让这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变得头重脚轻。这时候,政府引导脱虚向实,倡导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一个非常智慧的政策,让社会的力量帮助企业,帮助底层。

于是乎,越来越多主打普惠金融的企业出现,小额借贷金融服务行业便是其中之一。

P2P行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2万亿的交易额,历史累计交易也突破了3万亿,行业公司5000多家(包括停业的在内);全国小贷公司8800家,在贷余额接近一万亿;消费信贷高达19万亿,预估2020年上升至40万亿。这一连串的数据表明了这个市场的可观和重要性。市场虽好,但能轻松吃下这块肥肉的,是否也大有人在?

笔者认为未必如此。我们分别来看看抵押贷和信贷

(二)

抵押贷被认为是相对安全可靠的贷款模式。事实上也是如此,只要前期做好资产获取和资产的风险估价,作为出借方,后期就处于相对较主动的位置,大不了出现了违约就处置资产罢了,正所谓资产在手,天下我有。解决了资产问题,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如何在同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国人都喜欢自嘲自讽我们是山寨王国,但真正愿意去创新的人也不多,都是看别人怎么赚钱,就跟着学,这就是导致了现在各行各业同质化严重的因素之一。抵押借贷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同质化,当对手们为了获取客户,不惜去降低对风险评估的要求时,面对竞争应该如何去应对?这样的竞争会导致利润点下降,同时成本上升,争到底,大家都不好过。

而相对来说,信贷则是一门风险较高的生意。银行对信贷的把控能力就表现的相对要好,信用卡、房贷和车贷都做得很稳当,这源自于长久以来反欺诈的经验累积和央行大数据征信的支持。除此,民间的小额信贷,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

现在提供分期消费、现金分期的APP,网上一大堆,只要实名注册,提供资料,就能轻易获取几千到上万元不等的额度。这些公司有着共同的特点:起步晚、规模小、不上征信、利息高、坏账高。一位在深圳从事现金分期的朋友告诉笔者,他们领导放言,就算业务出现了50%的坏账率,公司利润也能完全覆盖,尽管放心的贷出去。所以,他们的借款人,上到60多岁的老人、下到在校学生,只要提交一定的资料申请,就能轻易获取贷款。他们的坏账率,完全是由高额的利息来覆盖支撑的。可见,前些日子曝出的嗜血现金贷年化600%的利息,看起来也并非那么费解了。

(三)

关于借贷,笔者还认识一位多次借贷的D先生,D先生是一位收入薄弱的工人,非常酷爱机车,由于收入支撑不了他的机车梦,遂开始了透支之旅。信用卡透支以后自然还不起,在被银行列入信用黑户以后,在2015年底偶然接触到分期消费和现金贷,其研究一番,发现不用上征信,手续简单而且批复速度快,然后便彻底喜欢上这个东西,他决定从多个App里分别小借一笔,用于购买更酷的机车,而至于利息高低,他从来不在乎,因为压根就不打算还。后来,D先生告诉笔者,他有一笔两万的分期贷款,已经在半年的时间里连本带息滚到5万,各种催收电话不间断。

我问D先生,你打算怎么办?他回答说,不想受到伤害,不想被起诉负法律责任,更不想还钱,除此还有什么办法?我说,那你重修一下宪法吧。

像D先生这样的例子,在小额贷款行业里比比皆是,自身的资金硬缺口和借款的高利息,让这些人经受双重压力,甚至借钱还钱,遁入没出路的循环里。

针对这样的现象,除了催收还是催收,但催收成功以后,这些需求者仍然可能会制造新的借款和坏账。

而对于这个行业,只能源源不断去满足这么一群人。进是满山荆棘,退已万丈悬崖,所以,只好匍匐自救。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