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科技

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报告(2023)

银行科技 李昕,赵艳阳 · 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 2023-05-22 阅读:14153

关键词: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机构数字人民币

截至2023年4月底,全国共有77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
 
摘要

√2021年3月,中国证监会在北京地区率先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于2021年12月30日公告了16个试点项目的启动。随后,其他城市也相继推出试点项目。截至2023年4月底,全国一共有77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南京。

√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具有高度集中在区域金融中心、针对领域重合度高、核心技术特征明显、参与机构类型分明等特点。业务优化、风控合规和行业数据是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主要试用场景。产品技术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参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机构主要为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强调了成立创新试点协调小组,加大业务监管部门参与力度的主旨。主要内容包括强化金融科技的创新要求,成立创新试点协调小组,壮大专业评估专家队伍,健全试点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试点退出机制以及强化试点协同工作机制。
 
研究机构 | 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
作者 | 李昕 赵艳阳
 
 
导语

2019年起,央行接连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2021年,中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高度重视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与发展”,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2023年4月济南科创金融论坛上表示,“持续配套完善科技监管体制机制,逐步扩大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构建金融科技创新合作共赢生态圈。”

随着各种利好政策的发布,以及为了追求金融与科技结合所带来的协同效应,寻求新的增长突破口,国内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将金融科技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的规划中,科技企业也努力探寻技术与金融业务场景的有效结合点。虽然“金融+科技”的形式在国内早有应用,但相较于前些年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近年来监管正着力将其推向更稳妥发展、更渗透金融本质的高度。

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目标在于通过先行先试,构建与资本市场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基础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科学有效的资本市场金融科技监管体制机制。紧随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证监会版监管沙箱”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于2021年正式启动。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4月底,全国一共有77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南京。本文将结合上述试点文件,围绕地区分布、相关技术、参与方、特点及工作机制等维度逐一分析。

一、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进程

2021年3月,中国证监会在北京地区率先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2021年11月19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就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第一批试点项目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通过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专项工作组一系列工作,包括征集遴选、专家评审、专业评估、社会公示,已于2021年12月30日公告了16个试点项目的启动。随后,其他城市也相继推出试点项目。

(一)五地区先行试点,引领金融科技发展

截至2023年4月底,各城市首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中,上海的的试点项目最多,达到26项(33.77%);其次是北京,有16项试点项目(20.78%);深圳试点项目最少,共10项(12.99%)。在其他城市的项目数量上,广州共13项(16.88%),南京共12项(15.58%)。按项目通过率来看,北京第一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共征集到51个项目,共有16个通过筛选进入测试阶段,通过率为31.37%。上海共有申报项目114个,在试点地区中位居前列,导致通过率较低,为22.81%。深圳共有67个申报项目,通过率最低为14.93%。南京共有报送项目16个,通过率最高为75.00%。

点通过率普遍较低原因是因为项目需要通过多轮次的遴选与专业评估。首先,工作组对申报项目材料的规范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对申报项目的预期效果、各类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评估,结合申报项目的风险特征,从科技应用方式、服务投资者的类型和人数、展业规模、服务地域等方面沟通设置试点条件。其次,工作组将随机邀请试点专家库成员对项目遴选提供专业支持。最后,遴选结果报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由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组织专业评估组进行专业评估。南京申报项目通过率较高的原因是因为项目报送过程有严格的标准,导致报送项目数量较少。
 
图1: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地域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二)金融服务成主要类型,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

申报项目普遍运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项目类型覆盖金融服务、业务辅助、合规风控、监管科技、行业平台、行业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每个项目涉及一或多个领域,致力于解决长期制约证券期货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

截至2023年1月底,在77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中,涉及金融服务的有34项,涉及行业平台的有20项,涉及合规风控的有16项,涉及业务辅助的有12项,涉及行业基础设施的有11项,涉及监管科技的有10项。金融服务在所有业务中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44.16%;监管科技出现频率最低,仅有12.99%。由此可见,试点应用针对领域的集中度较高,金融服务、行业平台和合规风控是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主要领域。
 
图2: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三)试点业务场景集中度高,业务优化、风控合规频率较高

截至2023年4月底,在77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中,资本市场应用场景有数字人民币、中小企业ABS融资服务、非上市证券集中托管、反洗钱应用、债券风险分析、投顾业务智能合规管理、客户服务等,囊括了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市场效能、增强监管能力、加强风险防控、保障金融安全等应用导向。

按照业务大领域分类,可以分为业务优化、风险分析、合规管理、行业数据、资产管理以及电子函证。据不完全统计,涉及业务优化的有41项、涉及风险分析的有28项、涉及合规管理的有16项、涉及行业数据的有11项、涉及资产管理的有8项、涉及电子签约的有2项,单个试点项目可能涉及多种业务领域。业务优化在所有业务领域中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53.25%;电子签约出现频率最低,仅有2.60%。由此可见,试点应用场景的集中度较高,业务优化、风控合规和行业数据是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主要试用场景。
 
图3: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业务领域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四)新一代技术赋能,推动金融业信息化

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4月底,77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中,产品技术应用涉及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云原生、信创等复合交叉技术应用。其中,涉及次数最多的是大数据技术,共有38项试点涉及该技术,其次是人工智能(33项)、区块链(18项)、云计算或云原生技术(11项)等。人工智能领域中,涉及次数较多的技术有NLP技术(12项)、机器学习(11项)、OCR技术(9项)等。试点应用普遍涉及三种及以上的核心技术,可见其符合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发展要求,有助于推送传统金融业信息化、安全化。
 
图4: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技术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五)金融机构牵头科技公司联合申报

截至2023年4月底,在77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中,大部分由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牵头单位共59家。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单位)涵盖金融要素市场、证券、期货、公募基金、商业银行、科技企业等多种类型主体。牵头单位中,前两大参与机构类型为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合计有35家,占比约60%。科技公司仅有5家,商业银行仅有2家(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可见试点应用的参与机构虽然种类众多,但类型集中度较高,主要是金融机构。众多机构中,许多公司牵头申报多个项目。其中,华泰证券表现亮眼,牵头申报项目最多,有4项。科技公司中,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分别牵头申报2项项目。
 
图5: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牵头单位分布(截至2023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表1:牵头单位申报项目部分列表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注:上表暂统计申报项目数量不少于2项的牵头单位
 
联合申报单位中,涉及45家科技公司和4家商业银行。参与试点项目达到2项及以上的科技公司有10家,其中,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和北京共识数信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试点项目数量最多,达到5家。可见,在以金融机构为实施主体的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金融机构寻找的科技公司合作伙伴较为分散。
 
表2:商业银行参与联合申报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注:该项统计包含银行分行参与试点项目情况
 
表3:参与联合申报数量2项及以上的科技公司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二、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特点总结

(一)高度集中在区域金融中心

试点地域分布集中度较高,试点城市都是区域金融中心,北有北京,南有广州、深圳,东有上海、南京。随着资本市场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有望在周边省/自治区级地区开展管试点项目,增加试点项目的地域覆盖度,未来,试点项目将全面覆盖我国各地区的金融机构并提供监管支持。

截至2022年12月底,各城市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进行到了不同的阶段,北京作为全国第一个启动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城市,进度最快。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已于2022年10月19日发布了关于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第二批项目征集遴选工作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推动证券期货行业金融科技稳妥发展。根据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介绍,近年来,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发挥“金融+科技+数据”的叠加优势,大力推动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在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的报告中,北京已经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一。

上海、南京分别先后于2022年12月8日和2022年12月15日发布了关于试点项目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上海、南京已分别于2022年12月28日和2022年12月30日发布了正式启动试点的公告,其中南京的“基于区块链的S基金交易平台建设”中S基金交易相关业务待牵头申报单位取得相关资格后再行实施。上海的陆家嘴金融城已成长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阵地,区域内拥有完善的要素市场、集聚的金融机构、金融人才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为发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提供了最有利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

广州、深圳紧随其后开展项目,且进度较快,已分别先后于2022年12月15日和2022年12月16日发布了启动第一批试点项目的公告。深圳试点项目推动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深圳金融科技生态完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2017年3月,深圳市福田区率先出台《关于促进福田区金融科技快速健康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我国地方政府首个发布的金融科技专项政策,并通过设立“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等系列措施加大激励引导。南山、罗湖、前海等也相继出台相应措施,或在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切块”支持,有力促进本地金融科技发展。2022年4月,《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发布实施,支持范围涵盖重点机构平台落地、基础设施完善、投融资对接、举办论坛赛事、人才培育培养等多个方面,市区联动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二)数字人民币首次进入监管沙盒

试点项目分为金融服务、业务辅助、合规风控、监管科技、行业平台、行业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随着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的不断发展,目前的试点项目多属于金融服务。同时,合规风控始终是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主要服务领域,其次是业务优化、行业数据、电子凭证等。虽然试点项目整体的服务领域广泛,但其领域重合度高,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线上业务、自动化业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进入资产管理管理、支付、多场景等领域,有助于推动传统金融业的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6个项目都涉及数字人民币。在北京的首批试点项目中,银河证券工商银行联合推出了“证券行业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创新试点项目”。据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介绍,数字人民币拥有可追溯,不可伪造复制、可加载智能合约,支付及结算等技术特征,未来可以支持数字人民币购买场外理财产品以及数币钱包购买场外理财产品等典型应用场景。

这是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首次扩展到证券行业,也是数字人民币相关应用项目首次进入监管沙盒。监管沙盒即受监督的安全测试区,金融创新产品在其中进行测试,使政府实现了弹性监管,也促进了政府与监管对象之间的合作,同时也保护了购买金融创新产品的消费者,有效降低和化解金融风险。在上海的第一批试点中,数字人民币项目有4项,包括国泰君安证券推出的“证券行业数字人民币的创新应用”,东方证券推出的“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试点项目”,汇添富基金推出的“基于基金支付体系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创新”以及上海天天基金推出的“数字人民币在基金销售场景下的应用创新项目”。在深圳的第一批试点中,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推出了“数字人民币在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体系下的应用”。

(三)拥抱新兴技术,资本市场试点加速

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所涉及的核心技术都是新兴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此类技术契合资本市场的要求,能够提高金融业在资产管理、信用风险监控、支付转账等领域的经营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有力推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改革,将数字化应用到各大业务流程,加速金融科技深化,促进技术与产业相结合,赋能金融业务发展。

同银行业相比较,资本市场的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与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一样,侧重于新一代技术的赋能。然而银行业对新技术已经大规模投入了很多年,因此资本市场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要稍微滞后一些。以证券业为例,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底,2022年14家上市券商金融科技投入金额为170.89亿元,平均投入12.21亿元;同年22家上市银行金融科技投入为1881.27亿元,平均投入为85.354亿元,两者存在一定差距。

(四)构成方式:多为金融机构牵头,科技公司联合申报

参与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机构主要为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两者之和占比超过一半,显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应用主体是金融机构。同时,也有期货公司、市场核心机构、科技公司等等参与试点牵头。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相关资本市场金融科技试点实施细则,鉴于科技企业是推动资本市场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试点工作不接受科技企业单独申报,一定程度影响了科技企业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为帮助科技企业加强对证券期货市场的理解,增强安全合规管理能力,提升科技企业参与试点工作的便利性,试点工作设立试点辅导阶段,专门面向暂未找到试点机构联合申报试点的科技企业。此外,试点机构与科技企业联合申报的,不限定科技企业注册地,且科技企业可作为牵头申报单位。这对于一些技术实力较强,但在资本市场金融领域合作开发应用经验较少的科技公司来说,是一次加强对证券期货市场的理解的好机会。

此外,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有牵头申报项目。深交所牵头申报了行业产业链图谱共建及应用项目,旨在描述各产业分类形成、上下游供应等内在关联关系,为市场机构开展行业产业分析研究提供重要支持工具,对推动数字化时代下的科技监管、智能投研分析、智能客户服务等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产业链涉及的知识信息量巨大,需要依赖于专业人员的投入,因此深交所联合11家机构形成合力,整合有关各方的资源优势,共建共享面向行业、服务行业的产业链图谱。
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申报了资管行业全球投资组合投研与风控解决方案。投研和风控系统的建设问题成为影响资管机构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最大掣肘,为了解决行业在投研和风控上的痛点问题,上交所和万得携手在上交所的行业云中,基于万得的全球金融资产数据库,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优势,为资管机构提供权益、固收、FOF等资产的全球配置分析和风险测算的SaaS化解决方案。

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还牵头申报了证券行业供应链安全管理中心研究与实践项目,着重建设证券行业供应链安全管理中心,包括供应链安全入网能力、供应链安全检查能力、供应链安全监测能力。软件供应链已经成为网络空间攻防对抗的焦点,直接影响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我国在软件供应链安全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此项目有望形成常态化的供应链安全管理机制,为行业关键基础设施、重要证券公司提供检查能力。

(五)信创相关项目迎来发展新机遇

我国科技尤其是上游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对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为了摆脱这一现状,国家将信创产业纳入国家战略,要逐步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底层架构和标准,形成自有开放生态。截至2023年4月底,在77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中,共有8项信创相关项目,其中上海地区最高,一共有4项。

北京唯一的一项信创项目是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基于信创的金融混合云构建。项目将使用国产芯片技术和自主软件技术构造全栈信创解决方案,以网上交易、手机APP等面向互联网业务系统为突破点,再逐步扩展其他关键业务系统的信创升级方案。此外,项目将使用“私有云+行业云”的混合云计算方案,解决目前网络、数据安全等原因造成的证券业务在私有云和公有云间割裂、无法释放云原生、高速互联等技术优势的问题。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牵头申报了基于分布式低时延信创技术的核心交易及实时风控系统项目,希望能够带动信创产业上下游技术和产品迅速优化成熟。项目基于分布式低时延架构构建,实现核心交易和风控系统的升级换代和全面国产化,能够智能精准地识别与处置异常行为,实现交易和风控平衡发展,有效提升交易风险管理能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同时,项目采用软硬件一体化的全栈信创解决方案,具备全面的信创兼容和适配能力。

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在上海牵头申报了信创区块链SAAS服务应用创新项目暨证券业务监管沙箱与监管数据报送项目,希望能够通过信创区块链SAAS服务平台的通用性,将其用于券商应用的大部分业务领域场景。核心价值是在业务合规、不改变券商现有业务系统的看题下,为券商各类业务提供存证服务。项目解决了券商履职留痕成本高,举证可信度弱、难以自证清白等痛点为题,逐步实现监管过程可视化。
 
表4:信创相关项目统计(截至2023年4月底)


图片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
 
三、总结

综合多地试点项目来看,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的申报机构包括市场核心机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银行及科技企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云原生、信创等复合交叉技术应用是各个项目主要涉及的技术。业务场景也较丰富,包含了智能投顾、智能运营、智能交易、智能风控、智能营销等资本市场各类业务领域。试点工作有助于摸清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点。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发展,金融行业的业务服务和组织形式也在随着变化,同时加大了监管对象的复杂性,增加了监管难度。通过在科技人才集中的重点城市进行创新试点,监管机构可以逐步摸清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提高监管效率。

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预计将持续扩容,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9月16日,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总结暨第二批试点动员大会在京召开,同时希望能够完善试点工作机制。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强调了成立创新试点协调小组,加大业务监管部门参与力度的主旨。协调小组将通过组织培训或编发简报等方式加强工作指导,并协同成员单位及重大事项组织召开会议,对其进行审议。此外,专业评估组专家范围将扩大,包括法律合规、金融业务、信息科技三个专业领域,旨在提升专业评估质量。此外,专业评估组将明确试点项目评估标准,从创新价值、监管启发、风险防控和投资者保护四个维度开展专业评估的依据。
 
(以上为报告节选)
 
加关注 消息
文章:197 粉丝:21 总阅读数:4624.3k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银行数字化转型,打响持久战

下一篇>下一步,央行要对中小银行做什么?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9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