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王和:保险将进入“减量管理”时代,成为“更技术的平台“

观点 王和 · 王和空间 2023-02-01 阅读:25722

关键词:保险减量管理

“互联网+保险”的相互保险2.0时代即将到来。

作者:王和   来源:王和空间微信公众号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的文件,提出风险减量服务是财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提出要把服务社会稳定作为保险业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减少风险隐患、降低重大风险损害为目的,积极协助投保企业开展风险减量工作。为此,“减量服务”这一概念,再次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关于“减量服务”内涵与外延,以及如何开展相关工作的讨论。
 
这是本人2016年发表的一篇相关文章,谨供同行参考。
 
保险:从等量管理到减量管理
 
回望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可以说是成绩斐然,全球瞩目。但今天,我们无疑是站在了历史的门槛上,需要瞻前顾后。面向新的发展时期,需要认真和客观地总结,更需要深刻和系统的反思。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常态”的命题,既是一种时代的抉择,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说,无疑是划时代的,因为,理论指导实践,离开了理论的实践,一定是盲目的实践。同时,无论是“新常态”,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时代的命题,更是进步的智慧,也将成为进化的足记,因此,不仅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更需要智慧的实践。
 
面向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社会的转型与进步,科技的创新与发展,都将成为保险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条件,更成为保险进化的驱动力。
 
进入新时期,保险面临新挑战,需要重新思考“内涵”和“外延”问题,守住“内涵”的底线,固然可以“巩固城池”,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开疆拓土”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许多东西靠“守”是守不住的,因为,不创新,则被创新!
 
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从理论进化、模式创新和技术迭代的视角,思考保险和行业的再存在问题,需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因为,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王阳明讲:知行合一。
 
一、理论进化
 
面向未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面临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险经济学”的任务,需要从基础层面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梳理与思考,推动保险理论的进化,以担当指导改革、发展与创新的历史责任。
 
首先,是保险的定位问题,即是作为一种行业的存在,还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属性和功能?无论是从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发展的视角看,还是从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看,均需要高度关注“保险社会”相关理论研究。“保险社会”是指随着保险意识的普及,保险以经济契约关系重组人与人原本较为孤立和松散的相互关系,带来“社会联结本质”的根本性转变。当保险从一种经济现象演变为一种社会范畴,当社会契约成为一种类似保险合同的关系,保险处于现代社会的核心,社会就迈进现代社会。也许在中国构建“保险社会”尚需时日,但可以肯定的是,保险业需要站在社会管理的视角去观察并实践保险的未来以及发展问题。
 
其次,作为社会风险管理的制度安排,传统保险的基本理论和经营逻辑是基于“等量管理”,即通过保险制度,集合广大投保人的保险基金,在扣除了运营管理费用之后,再进行二次分配。未来的保险需要从等量管理进化到“减量管理”,即通过对于风险的集合,以及专门和专业的管理,从总量上降低社会风险的暴露及其成本,为投保人和社会创造价值。
 
第三,传统金融和保险经营均建立在“差价逻辑”,最典型的寿险的“三差模式”,其内在逻辑是信息不对称,并成为经营理论的基础。未来这种模式和逻辑将面临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的本质是基于效率和可能,因此,保险需要思考基于风险减量管理的“溢价模式”,并构建相应的理论。
 
第四,现代保险制度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特征,但在传统经营模式下,这种“正外部性”作用的发挥程度不足,更多的是被动、盲目和无意识的。未来在服务社会的大背景下,需要按照构建“保险社会”的总体要求,通过主动、科学和自觉地设计,引导保险行业更好地参与并服务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实现更多和更公益的“溢出”。与此同时,需要从国家治理和行政管理理论层面明确对保险“正外部性”的利用的明确与定位。
 
第五,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在保险领域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大量新业态,特别是基于各类场景的业务形态出现,如退货运费保险、航班延误保险等,无论是定价、承保和理赔,还是单证、信息和风险管理等,均有别于传统业态,更从根本上挑战了传统监管理论,同时,传统的监管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互联网保险的创新与发展,因此,保险监管理论与实践均面临与时俱进的挑战。
 
第六,在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的发展过程中,是侧重保障,还是强化理赔,是经营风险,还是管理财富,一直是模糊、争议和困扰,甚至是误导行业的问题。这不仅拷问了传统保险理论,同时,也拷问了金融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就保险业而言,问题的关键不是做选择题,而应当做思考题,做论述题。如果,当人们面对意外风险时,得不到强有力的保障,那么,保险的意义何在?如果,当人们步入老年的时候,得不到足够的财富来保障有品质和有尊严的生活,那么,保险的价值何在?也许,问题的本质是:为谁存在?!也许,解决的关键是:理解“成人达己”的哲理。
 
二、模式创新
 
首先,未来保险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是实现从关注“保险产品”到关注“客户体验”、“客户收益”和社会福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客户为中心”,将完善客户体验作为创新的着眼点和核心诉求。从实现的路径看,未来属于: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
 
其次,保险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从一种更加制度的平台走向更加技术的平台,即从更多地依赖法律法规的经营和管理,逐步过渡到更多地以技术为手段,去发现并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全面提高实现集合与风险管理的效率。这种变化不仅挑战了管理能力,更是挑战了传统经营理念,需要基于技术的治理模式。
 
第三,传统保险的创新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内向型思维,在传统经营范畴,如产品、理赔和服务等领域,开展创新活动,这种创新往往是局部的、局限的和不彻底的。未来的创新更多的是一种外向型,是跨界和融合的创新,并顺着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以客户消费价值链,另一个是以保险经营价值链。这种创新可能改变保险的传统存在方式和形态。
 
第四,保险的模式创新,从形态上将沿着产品的“点时代”,到价值链和供应链的“链时代”,再到场景的“景时代”,最后过渡到生态圈的“圈时代”。这种演进过程,改变的不仅是保险经营模式,而是存在的形态与方式,是行业的理念和境界。同时,挑战行业的开放心态、学习能力和融合智慧。
 
第五,传统金融和保险经营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池”,包括“客户池”“资金池”和“风险池”,这种传统模式的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效率压力,更面临经济自主和民主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基于社会平台化的“点对点”对冲,将挑战传统金融中介的存在逻辑,而再保险或许将首当其冲。
 
三、技术迭代
 
保险技术主要表现为实现集合的技术和开展预测的技术,为此,技术的迭代也是顺着这两个维度展开。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对“时空”的认识和利用,特别是维基技术、平台化和社交媒体的出现,给了集合的进化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实现可能。未来,将从一种被动和粗放的集合,走向一种更加自主、自愿和自觉的集合,最终进入“互联网+保险”的相互保险2.0时代。
 
《易经》说: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大数据时代将从根本上改变预测科学的基础,实现从“预测”到“预知”的飞跃。这无疑将改变保险精算的基础,继而挑战传统保险的经营逻辑。如果“前定价技术”难以为继,那么,为什么不能回归到本源,采用“后定价”、“混合定价”,甚至是“自定价”技术。
 
传统保险的专业更多的是基于个体和小集体,是一种基于存量的静态存在,随着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全面的互联互通,更加深入的智能化,以群体智慧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将成为专业的新体现形式,并将改变传统保险的专业定义与利用,并在保险核保、理赔、风险管理、客户服务和反欺诈等领域产生迭代性影响。
 
传统保险的精算,乃至经营的基础主要是依赖行业内部的历史数据,而未来,行业需要更多地关注外部的全量、实时和多维数据,这不仅将改变精算,改变营销和服务,更将改变保险的商业模式。
 
面向未来,“新常态”需要新心态,新心态需要相应的思想质地和文化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示国人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但绝不能数典忘祖,更不能忘本!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进化的本质是传承,传承的灵魂是文化。就保险而言,保险文化核心是互助,是人性关怀,是成人达己;保险经营文化是正本清源,是讲信修睦,而绝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该工于心计;保险创新文化是不忘初心,福祉社会,而绝不是舍本逐末,更不应哗众取宠。
 
当下的中国保险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回望出发,需要把握根本,因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还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2023年消费信贷或迎来新起点

下一篇>银行消费贷额度模型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7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