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资讯

嘉银金科助力小微,已服务24.6万小微企业,促成借款超22亿元

商业资讯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22-07-14 阅读:1036

关键词:嘉银金科小微企业小微服务

以数字科技助力小微腾飞。
在2022年3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小微企业”与“数字经济”成为报告关注的重点。报告从多个角度阐释对中小微企业的重点帮扶,通过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 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生态,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一直存在,流动性大、稳定性低、担保资产不足等都是其短板所在,尤其是在疫情的冲击下,小微企业的违约风险进一步加剧,这往往让很多金融机构对向小微企业贷款抱有“恐贷”和“惧贷”的心理。

但事实是,在推动中国整个数字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小微企业恰恰是主力军。数据显示,在我国1.5亿市场主体中95%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70%的技术创新、60%的GDP和50%的税收,小微企业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帮扶小微企业纾困发展,也就是稳住了经济的基本盘。

鉴于此,小微企业的发展值得更好的金融服务。嘉银金科一直致力于将服务广大用户和小微企业作为重要任务,深耕金融科技,专注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努力提升金融信息服务的覆盖率、满意度和可得性。

但对于经营波动大、信用记录缺失、抵押物缺乏、资产信息不全、经营分散等问题的长尾小微客群,嘉银金科如何帮扶纾困呢?

以数字科技助力小微腾飞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如何以金融科技破解融资难题成为了关键。嘉银金科从创立以来就意识到这一点,未来的金融发展必须顺应金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态势,积极合理地应用数字技术,将金融科技充分融入到小微金融业务当中。

第一,嘉银金科努力加大与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扩充资金规模,创建金融科技合作机制。同时,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聚焦小微企业主推出专属产品,为客户智能匹配最优的资金方案,促进金融科技和金融产品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提升金融产品的智能性,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第二,精准风控是实现小微金融提质扩面的根本保障。在小微贷款当中,存在很多风险因素,比如不良贷款的防范与化解等。为了平衡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与信贷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嘉银金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并完善小微企业检测模型,依照获取的检测数据信息,更全面地掌握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特别是现金流、实际销售量等方面,同时也能够做一个更为清晰、准确的判断,从而降低违约风险。

第三,“数据”是金融科技解决小微信贷的核心,基于大数据技术所建立的平台,有效打破了信息孤岛的问题,能够将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整合、汇总并处理。同时,建立专业化、数字化的技术队伍,为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在数据平台搭建的同时,嘉银金科也不断深度挖掘自身金融数据和外部信息数据资源,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互通,完善信用评价模型,强化征信供给。

第四,通过持续不断的金融知识宣传提升小微企业主的金融素养。系统化、普及化、有针对性的金融教育是提升小微金融素养的主要途径。目前仍有大量小微企业主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和技能导致金融服务获得感不足,比如有些不清楚如何获取和甄别金融产品,如何通过管理经营数据来改善信用资质和提高贷款成功率,甚至有些小微企业主因资金规划不合理或对贷款产品认知不全面,导致过度负债。这三种困境的原因都在于小微人群金融素养的缺失。

小微金融产品呈个性特色化发展趋势

从市场发展来看,目前大多数小微企业业务呈现“小B大C”的特征,通过小微业务方向对接低成本资金,从自有C端客户里筛选有营业执照的个人营业者小B,发放信贷产品。尤其是个体经营户,对贷款的需求强烈,但助贷机构很难真正区别资金用于消费还是实际经营。

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嘉银金科深知小微企业信贷的特点与痛点,这些年也在不断探索适合小微贷的发展之路。可预见的是,未来在推进小微金融服务进程中有个相对清晰的方向,那就是小微赛道将不断被细分,行业内金融机构将会不断提供更具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尤其是针对不同行业、地区、小微企业主的经营特征推出更加“千人千面”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最大程度上满足小微企业不同的信贷需求。

截至目前,嘉银金科在小微布局上,已辐射近31个省和368个地级城市,近千个县级城市,触达过24.6万个小微企业,促成借款金额超过22.6亿,并为14.6万家小微企业提供授信支持。未来,嘉银金科仍肩负金融普惠大众这一使命,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大力研发和应用金融科技,致力于提供小微金融信息服务,在“敢贷、愿贷”的基础上实现“能贷、会贷”,探索出一条符合国内市场特点的小微金融服务之路。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ABI数字身份促进委员会首次研讨会成功举办!各界共探数字身份发展路径与关键问题

下一篇>穿透人脸识别,金融机构该如何抵御新型黑产电诈?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24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