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金鹿财行遭挤兑算啥,看看历史上这些挤兑潮!

互联网+ 苟云川 · 零壹财经 2016-04-01 阅读:6655

关键词:金鹿财行挤兑挤兑潮

纵观近代金融历史,金融机构遭遇挤兑时有发生,笔者盘点了近代历史上几次著名的挤兑风潮。

 

从3月30日晚间开始,因《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而备受业内关注的快鹿集团旗下理财平台金鹿财行遭遇投资人人围堵挤兑,众多投资人齐至金鹿财行,要求兑付。

 

31日上午,金鹿财行董事长特别助理徐琪到达位于娄山关路523号的金虹桥国际中心23楼的金鹿财行总部,与投资人沟通兑付事宜。

 

在沟通现场,徐琪到向投资人承认,因资金链出现问题,影视宝产品确定出现兑付问题,可能延后兑付2~3个月。两个月负面消息导致资产价格下跌,目前快鹿已筹集资金30亿元,快鹿资产足够偿还债务。

 

据了解,金鹿财行最早的客户产品于3月25日到期,但是并未进行兑付。一名金鹿财行的工作人员对聚集的投资人解释说,资金缺口是有,但不清楚有多少。

 

此次金鹿财行的挤兑危机,放在整个金融行业根本不值一提。纵观近代金融历史,金融机构遭遇挤兑时有发生,其原因多种多样,下面笔者盘点了近代历史上几次著名的挤兑风潮。

 

中国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挤兑潮

 

1903年,由于日本的假币阴谋,中国第一家通商银行发生挤兑潮。

 

日本在1900年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日本人在中国制造假币。随后到通商银行兑现被捕,导致"通商银行不予兑现自己发行的钞票反而逮人"的流言传出。

 

1903年2月5日,通商银行门刚一打开,上海滩的商家掌柜就一窝蜂涌向了柜台,要求通商银行兑现开出的银行券,同时大量的伪票也在不断出现。

 

为平息挤兑潮,通商银行的创始人盛宣怀将通商银行保险库里面的金条、银锭以及自己家里所有的金银首饰,全部装箱连夜运到汇丰银行。经过谈判,盛宣怀的大箱金银首饰抵现70万元,汇丰银行代通商银行收兑银行券。

 

据分析,通商银行挤兑潮的背后是日本人想用中国人的银子霸占中国的铁矿资源,实现日本振兴重工业的宏伟计划。假币制造挤兑恐慌,吓走德国人,日本人的贷款计划才能完成。

 

中国通商银行系督办全国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奏准清廷后,于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也是上海最早开设的华资银行。

 

1916年、1921年中行、交行两次挤兑潮

 

1916年,京津地区爆发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两行挤兑风潮。此次挤兑风潮规模大,影响广,谣言传播,军费吃紧,银行储备金不足等原因迫使政府下发停兑令。虽然最终得以平稳解决,却暴露了北京政府财政金融体系的缺陷,从而使金融市场面临着危机。

 

1921年11月15日,北京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再次发生挤兑风潮。这次挤兑潮主要是由于北洋政府的长期的政策导致的。其直接原因是当时北洋政府两次借垫警饷四百八十万元,公债基金又借垫七百万元,以及1916年"停兑"的后遗症。

 

1928年平津挤兑潮

 

1928年12月10日,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因难以应付提存挤兑风潮,宣告停业一月,进行整顿改组。由于该行纸币主要流通于北平和天津两地,而政治中心的南迁引起该区域的经济萧条和政事消沉,使得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最终引发了平津两地的华威银行、劝业银行、蒙藏银行、农工银行、垦业银行、懋业银行等相继发生挤兑风潮。

 

这次平津挤兑风潮,是中小银行在政治变局中的一次自动清理,政府的漠视和缺乏同业的奥援,使得这些银行难以为继,更严重的后果则是市面的混乱和众多持票人的财富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1965年香港挤兑潮

 

1965年1月至4月 明德银号、广东信托银行、恒生银行、远东银行、永隆银行、嘉华银行、道亨银行、广安银行 小型银行明德银号于1月26日出现挤兑,至2月因对地产放款过度而倒闭,引起对华资银行信心恐慌。

 

广东信托银行于2月6日出现挤兑,两日后被接管。各华资银行相继出现挤提,最大华资银行恒生银行亦受波及。政府安排由汇丰银行无限量出资支持恒生、远东及永隆,渣打银行则支持道亨及广安。风潮平息之后,广东信托银行破产。4月,恒生再出现挤兑,将51%股权售予汇丰后平息。这次事件最后引致1965年香港股灾。

 

2007年台湾金融业挤兑风潮

 

2007年初,台湾力霸集团遭遇严重财务危机,导致集团旗下的"中华银行"连日遭遇严重挤兑,这是近6年来岛内金融业最严重的挤兑,同时引发台湾金融体系首次跨市场危机。

 

2007年1月5日一天内,该银行即被提走近200亿元新台币。此外,力霸集团旗下另一家金融企业"力华票券"也出现10亿元新台币资金缺口无法轧平,面临倒闭危机。

 

近年国外著名挤兑潮

 

2012年9月17日,喀麦隆阿达马瓦大区恩冈代雷市(Ngaoundéré)发生喀FIFFA S.A小额储蓄与贷款银行遭群体围攻事件。该银行百余名储户要求拿回他们4000多万非郎的银行存款。

 

2012年5月,在希腊最新组阁谈判破裂后,希腊银行业发生挤兑现象,储户周一提款7亿欧元。

 

2011年2月17日至19日韩国金融委员会勒令6家经营状况不良的储蓄银行停业半年,进行整顿。这一举措让民众开始对储蓄银行产生担扰。韩国釜山市多家储蓄银行21日发生顾客"挤兑现象"。成百上千的储户当天早晨赶到银行排队取钱,银行门前秩序一度十分混乱。

 

2011年2月23日,美国得州大亨斯坦福金融诈骗丑闻的余波已经扩散到了其他国家,多个南美国家发生银行挤兑。在安提瓜、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等多个国家,投资者和储户包围着斯坦福国际银行,试图赎回基金或探听有关存款的信息。

 

2008年9月24日,坊间传闻东亚银行财政现危机及将倒闭,总行及多间分行一度出现挤兑。随后东亚银行管理层出面紧急澄清,表示东亚财务状况表现良好,有关其财务状况不稳的谣言并无事实依据。事件随后逐渐平息。

 

2008年7月,美国一家位于加州的房贷机构--印地麦克银行(IndyMacBank)在周末宣布倒闭。自从6月底以来,印地麦克银行在短短的11天中被提走了13亿美元,银行因此倒闭,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倒闭银行,仅次于1984年破产的美国大陆伊利诺伊国民银行的规模。

 

2007年9月,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银行--诺森罗克银行(NORTHERN ROCK)各营业所15日连续出现大批储户挤兑现象。仅当天,诺森罗克银行就有约10亿英镑(约合20亿美元)的存款被储户提走。

 

2004年,俄私有银行挤兑风潮。自从2004年5月以来,俄罗斯金融界危机重重,7月上旬几家最大的私人银行更是爆发了大规模的挤兑风潮。一时间中小储户人心惶惶,大有1998年金融危机即将重演之忧。至7月上旬,俄罗斯各大国有和私有商业银行纷纷发表声明安慰公众,表示它们资金充足,足以应付更大的挤兑人流;并认为情况正在逐渐好转。

 

2001年12月,阿根廷面临全面系统性危机时,储户纷纷提款。事发第二天就已有超过20亿美元现金被取出,占存款总额的近3%。再过一天后,阿根廷将存款冻结90天,其资本管制行为持续了一年。阿根廷冻结银行存款结果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迫使当时的总统及其继任者在一个月内相继辞职。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金鹿财行最新公告:资金缺口3亿 更换董事长和总裁

下一篇>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成立宣传与教育联盟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21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