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七牛云CEO许式伟:产业互联网遍地是机会 ,拥抱“视频化”和“产业数字化”

观点 张砚 零壹财经 2021-12-24 阅读:9783

关键词:七牛云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七牛云许式伟元宇宙

云原生时代会产生物种大爆发,在许式伟看来,这其实也是云的二次革命。


这是2021七牛云战略发布会上“实景+AR”展厅 “智能网联车安全体验区” 展示的案例。这一案例背后的技术支持,是基于七牛云机器数据平台Pandora 所作的数据采集、分析、建模、可视化。“我们帮助网联车构筑了安全的防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网联领域,我们要做的事情刚刚开始。” 七牛云CTO陈超介绍说。
 
12月17日,2021年七牛云战略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这次战略发布会,还展示了“企业直播方案”、“移动保险展业方案体验区”、“远程智能检修解决方案”、“智能船舶监测场景”等十大案例,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体验。
 
当日,七牛云发布了“云+数据”一体化PaaS平台的战略定位,计划在金融、汽车、新零售、工业制造等领域,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七牛云CEO许式伟在战略发布会上分享了七牛云的十年发展历程——从 1.0 的企业级云存储平台,到 2.0 的一站式数据管理平台,再到 3.0 的“云+数据”一体化 PaaS 平台。


七牛云CEO 许式伟

关于七牛云的定位,许式伟表示随着云计算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我们正面临着遍地是机会的产业互联网,七牛云也顺势而为主动拥抱“视频化”和“产业数字化”。未来,面对“散、慢、繁”的产业互联网,七牛云将以PaaS的底色着力解决客户面临的技术挑战,聚焦“云+数据”赋能,用新兴科技巨幅提升客户的业务效率。


七牛云CTO 陈超

七牛云CTO 陈超以“数据·产业·云上万有引力”为题,从数字化浪潮和产业发展视角对七牛云的发展战略进行解读,并分享了七牛云在产业侧的相关思考与探索。陈超表示,“我们的云,是一朵数据驱动的云,我们提供的不仅是IT工具,更是效率工具与业务工具,致力于缩短需求到方案的距离。”
 
战略发布会间隙,七牛云CEO许式伟、七牛云CTO陈超接受了媒体记者群访,进一步对七牛云的战略升维、七牛云在垂直行业的探索、云计算行业竞争态势以及行业前景作进一步的阐释。以下是访问的主要内容。 

战略深化:离客户更近

问:去年有一个战略“云+数据”,今天战略升级是一个调整还是一个强化?如果是强化具体在哪方面比较着重?

许式伟
:大家对我们认知有一定惯性,七牛云是中国第一个视频云公司,大家对我们视频云认知比较多,对我们数据智能这块理解比较少。去年我们强调“云+数据”里面的数据,希望去强化自己在数据智能的认知。数据涉及范围比较广,像视觉智能和大数据、深度学习,我们会强调自己在机器数据领域的能力。今年的战略深化,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场景化,认识到“离客户更近”的重要性。


七牛云的战略是不断深化的过程,除了“Cloud+Data”一体化的产品之外,今年我们更强调商业部分,即如何离用户更近这样一个点,就是aPaaS的生态。我们特别在意aPaaS生态健康的构建。

问:从存储到数据管理,到云+数据的一体化,演进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什么促使你们从数据管理平台发展成为“云+数据”的一体化平台?

许式伟
:最早期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是视频云,视频云是什么呢?你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偏向于帮客户解决业务在线的问题,但是业务在线完成以后用户会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做得更好,而不只是做到。2014年左右开始我们已经有类“Cloud+Data”的概念。后面我们认为“Cloud+Data”的名字比数据管理这个名字更容易理解,其实这两个东西本质上是一回事。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比如从传统的报纸到美拍再到抖音,传统的报纸可以认为不是数字经济的,美拍大概2014年就诞生了,其实是比较早的短视频公司。为什么美拍这么早先走进市场,最后赢的不是它,而是抖音?我对美拍印象特别深,他们对用户体验特别重视,宁可花多点钱买更贵的带宽把用户体验做好。
 
为什么最后它没有长得比抖音大,我认为这里面还是效率的问题——如何能够做到千人千面。因为美拍的模式还是编辑推荐热门内容,有点像传统做报纸的方式,编辑认为什么内容放在头版,什么内容不重要放在后面,这是编辑推荐内容的过程。但是抖音的模式完全打开了,让人、内容和兴趣的对接得到极大化的提升。
 
虽然相同一个屏幕,版面也很有限,但是如何让效率对接得最大化?我认为这就是智能。智能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复杂。

除了做到连接还不够,还应该让业务效率达到巨幅的提升。我们认为,Cloud也好,Data也好,最终都是为业务效率服务的。
 
所以,先帮用户解决连接的问题,连接产生数据,数据产生了智能,应该是这样来去解决业务效率,最中间是数据。由此我们的版图,不再往外扩,去做精做好,也是这样的考虑。
 
问:今年是七牛云成立十周年,10年前我们在浦东图书馆写下第一个代码,开始打造产品。当时创立七牛云初心怎么样?
 
许式伟
:我们的初心是,缩短从想法到产品之间的距离,代表了我们对自己价值点的看法。我们认为我们是一个效率工具,我们让企业试错成本比较低,做一件事情效率最大化,这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这是最初到现在没有变的,变的是产品细节,但方向是这样。
 
从“点线面体”阐释垂直行业应用

问:七牛云有车联网、工业制造和传统行业里面的应用。针对这些重点领域,七牛云具体给客户提供哪些价值,通过哪些抓手实现?
 
许式伟:
从我们自己一体化PaaS平台来说,我们更多从客户视角解决一个个“点”的技术挑战。


我们的PaaS平台和客户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还是有gap,这个gap怎么弥补?把我们场景变成它业务逻辑一条“线”,比如保险展业通过视频完成,我们把讲解保险合同和远程的身份认证等等一系列操作串成一条线。串的线有长有短,有的解决其中最核心一部分,有的解决相对比较长。
    
“面”是什么?基本上可以完整解决这个领域问题了,这种时候比较接近SaaS了,用户拿过去差不多能用了。
 
最后是“体”,不是解决某一个面,而是要解决非常多的面,是要解决产业链上的问题了。这是点、线、面、体的逻辑。
 
七牛云作为一个通用平台,我们一定会很克制,不会自己做特别多“面”的东西,我们比较多地够到“线”这个层次。再往上够,除非我们特别看好某个领域,有可能会试着自己构建。我们重点想打的各种领域,我们会找很多合作伙伴,希望通过他们的能力和我们能力互补去够到“面”的层次。至于“体”,目前来说认为我们暂时没有必要碰到这样的位置。
 
问:七牛云最近在汽车行业和很多大厂比如上汽、一汽都建立过一些合作。你怎么看七牛云在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定位,是解决一个问题,还是提供一个整体解决方案?

许式伟
:我自己的理解,汽车行业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有其特殊性。

首先,汽车是很多互联网巨头自己也会进去的赛道,百度、阿里、华为等等都有可能造车。大家对这个领域都很看好,都认为它是下一代类似手机这样的一个大平台,进去公司非常多,而且五花八门,包括手机厂商、传统主机厂、新能源造车厂,互联网巨头等等,这是非常好玩的赛道。
   
第二,产业链条长。
 
第三,竞争态势特别复杂。
   
正因为这条赛道的竞争和变化都非常快,给云厂商提供了非常多的空间。在这个领域我们有一定优势,特别适合中立云厂商在里面深耕,而且可以预想未来会有非常大的发展机会。由于产业链特别长,我们能做的点也比较多。从“点、线、面、体”视角来说,从“点”做起,尽可能够到更多“线”甚至“面”。
 
陈超:今天大型厂商比如华为、百度,他们更多从“体”上去打,对于七牛更合适是从“点”或“线”上去打。

举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七牛擅长和汽车用户所需要的“点”进行结合,比如车载摄像头数据上云,一汽解放行APP背后的音视频就是和我们合作。一汽基于我们视频云方案构建了司机与司机之间、司机与一汽之间的运营循环,可以帮助更好地做运营。我们和吉利有合作,吉利IT走得相对快一些,它在数据分析、运维方面也遇到些挑战,他们现在用我们的机器数据分析平台这套方案。

七牛云:坚持做极少的产品

问:七牛云是一家专注于“云+数据”一体化的纯PaaS服务商,已经走过十年,这十年过程中伴随着比如其他中生代云服务商的成长,七牛云和这些云服务商有什么区别?
    
许式伟
:虽然大家都是云计算公司,实际上在我看来有非常大的区别。这里面分两类公司。第一类,其实是基础设施公司,它们跟我们定位不太一样。我们是技术服务公司,这是定位上的差别。

从市场空间来说,IaaS厂商市场空间毫无疑问肯定最大,它类似水电煤。切市场最大那块蛋糕,好处不言而喻;不好的地方在于,它和巨头同台竞争,面临比我们大得多的竞争压力。


我们跟一些垂直类的PaaS厂商最大差别是双方立足点不同。他们有些在live里面切了一个子方向。七牛云立足数据管理。我们有非常完整的视频云,实际上视频云只是我们在数据领域一个应用方向,我们并不是立足视频云,我们是立足于数据,只是凑巧在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数据最多是多媒体数据、视频数据,所以我们做了视频云。我们做产业互联网的时候,加了机器数据分析平台等,也是不同阶段发展过程中不断随着客户需求理解形成。我们立足数据,处理两类最大规模数据,一类是多媒体或者视频这一类数据,以及机器数据。
 
机器数据,是指传感器产生的数据。传感器产生的数据也分两类,摄像头这种传感器很特殊,其他传感器产生数据结构化,摄像头产生数据多媒体、视频,是非结构化的,我们认为也是一类机器数据。机器数据和传统多媒体数据或者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数据是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或者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摄像头产生的数据是MGC(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这两条被我们技术平台连成一个线,所以我们会强调这是“一体化的数据平台”。
 
问:作为一站式数据管理云平台,相比行业内竞争对手,七牛云产品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许式伟
:核心价值,也是不停地拷问自己的一个点。竞争对手经常会比的肯定是两类,一类是IaaS厂商、大厂;一类是跟我们定位类似的PaaS厂商

和大厂比,我们离用户更近,我们跟他们的合作关系远远大于竞争关系,我们是他们的客户。我们认为尤其是在产业互联网散、漫、繁大背景下,所有IaaS厂商非常需要一些合作伙伴补足能力。我们比他们离用户更近,意味着他们非常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建立和用户之间更直接的连接,这是我们和大厂之间关系。我们认为自己和大厂最核心的区别是,我们更懂用户业务的云,这是作为PaaS厂商和基础设施厂商之间的差别。

直到今天,PaaS平台很少,我们是一个完整一体化的云,理论上来说,我们是技术挑战解决完备性高的公司,我们能够把客户上云整个过程里面技术挑战难点绝大部分克服掉,客户基于我们能比较快速、相对完整地解决技术挑战。我们位置比较特殊,我认为在接下来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将是比较大的被依赖的一方。
 
问:现在也是热点层出不穷的时代,很多信息,很多数据,七牛云的专一、专注体现在什么方面?

许式伟
:我们其实在坚持做极少的产品,这实际上是比较反云计算大潮的。如果只提一点,我认为这是七牛云最重要的选择。
 
七牛内部会提One product,七牛云不是做了很多个产品,七牛所有产品都是某一个产品的一部分。七牛只做一个PaaS,七牛没有做非常多个PaaS。不求多,求我们把所有的东西连接在一起,解决客户端到端的问题。

我一直坚持认为,做一个东西,但做了没有做好,没有做到行业的领先,其实还不如不做,这其实是一个社会价值思考的问题。我们做了一体化的PaaS平台,One product,这个背后可能是我们对价值的判断,我们认为做少、做极致比做多要好。
 
Go语言的“少就是指数级的多”,这是我们特别喜欢的一句话。
 
云原生会产生物种大爆发

问:七牛云是云原生的平台,云原生应该在国内还是起步阶段。您是如何理解云原生的,云原生给七牛云带来的挑战是怎么样的?

许式伟
:云原生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云计算出现了操作系统。以前其实云计算1.0,本质是卖机器,云主机,云主机其实和物理的机器没有区别,只是放到云上不需要寄过去;到了云原生生态以后,在物理的机器之上出现了分布式的操作系统,所谓的云操作系统,有了云原生以后用户买的就不是机器了,用户把自己的东西发布到云上,自己也不知道跑在哪台机器上,这其实是云原生变化最大的一部分,就是产生了操作系统。

我为什么经常拿它和手机对比呢?在诺基亚时代,你可以认为功能机其实就是一部可以打电话的设备,但是有了苹果IPhone开始以后,本质上产生了叫智能机的OS,这种智能机的OS其实会带来应用物种的大爆发。
 
以前功能机上应用没几个,为什么会有应用大爆发呢?就是因为诞生了操作系统。云原生对云的影响是巨大的。坦白来说云计算1.0时期,还是Iaas厂商构建自己能力为主,云原生时代我认为会产生物种大爆发,这实际上是云计算2.0接下来会出现的一个模样,在我看来其实也是云的二次革命。

   
问:刚开始七牛云是做直播产品解决方案的,今年有没有关注到在视频方面客户需求上的变化,七牛云在技术和解决方案上做了一些什么样优化和演进?
 
陈超
:今年视频云的演进挺快的,今年出现了在前几年几乎没怎么提到的一些需求,比如:
 
第一,高清转码,就是HDR的转码,我们也提供了转码的能力,高清是大的方向。
 
第二,不可否认视频在更大规模的产生,大家对质量和成本的平衡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年窄带高清技术又再一次被推到非常台前的阶段。
 
第三,当直播带货场景起来以后,很多时候不仅仅关注在质量上,还有成本和场景体验。比如说直播带货,商品是一束花,但摄像头拍的时候只把花的一半拍进去了,直播的时候画面感非常差。脱离开成本、质量这些因素,我们会从视觉美学角度帮客户给视频效果打分,可以理解为给颜值打分,看视频画面和场景有多贴切。

另外,2021年还有一个开端,就是虚拟人数字人逐步开始起来了。可能很多人会感觉只是换了一个头像,其实远远不是。比如虚拟人笑的时候脸部的肌肉,或者她撩头发时候手指的动作等等。我觉得这个事情在2022年特别值得期待。
 
元宇宙对于沉浸式、虚拟人会有非常极大的推动。元宇宙之前,虚拟人的需求很少,极少数客户只是想尝尝鲜,2022年元宇宙在视频领域是巨大的推手。

相关阅读:七牛云CEO许式伟:Go+语言的“三位一体”与三个阶段
 
加关注 消息
文章:23 粉丝:0 总阅读数:283.2k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陈钰什:实现碳中和 绿色金融科技愈加关键

下一篇>柏亮:数据治理给金融业带来新业务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39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