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大额存单“质押”迷踪:拆解过去那些质押套利模型

夏心愉 · 零壹财经 2021-11-12 16:09:17 阅读:8246

关键词:委托贷款存单质押存单质押套利质押贴息

今天“愉见财经”聊的,纯粹是别的企业们,存单“质押”的套路。 套路一:存单质押套利 这个套利方法的基础模型其实很直白,就是金主做存单全额质押开票,然后将开出来的票拿去贴掉,重新变成钱,再存款做存单质押开票,以此循环往复。   这里面的核心有以下几点:   1,套利的...


今天“愉见财经”聊的,纯粹是别的企业们,存单“质押”的套路。

套路一:存单质押套利

这个套利方法的基础模型其实很直白,就是金主做存单全额质押开票,然后将开出来的票拿去贴掉,重新变成钱,再存款做存单质押开票,以此循环往复。
 
这里面的核心有以下几点:
 
1,套利的本质是资金收益和贴票成本之间有利差。

 
怎么搞利差呢?
 
首先,全额保证金开的票,从银行刻舟求剑的风控逻辑来看,没啥风险敞口啊,所以银行不但敢做肯做、甚至很喜欢做,因为很能创利啊。
 
其次,开票方要找好,这个家伙不仅仅要能有自圆其说可以摆账的贸易背景,以符合开票成立条件;他还最好有不错的背书,比如所谓的“央企”背景,那样就能唬得过风控,开出大几亿的票,成本也能被缩小。
 
企业的存款收益,比方说哈,做个三年期大额存单定期利息一浮到顶,搞到4%。或者做做一年期的,银行给大金主爸爸搞个优先通道,对接个3.5%收益的产品,都行。
 
成本呢,刨掉银承万五手续费的一丢丢费用,大头是贴现,大概也就3%左右吧、最多3%出头一些,应该能搞定了。
 
因为毕竟,存单久期长(比如一年、三年),银票久期短嘛(比如半年期)。
 
所以这中间的几十个BP,就是套利空间。
 
2,套利的关键点在于循环滚动。
 
按照上头这么搞一圈,其实意义不大,套利的迷人之处在于循环滚动,一次一次地重复赚钱。
 
那啥,让资金在银行梦寐以求的KPI里空转去吧。
 
据“愉见财经”那位老对公朋友说哈,从存钱到质押、开票,再到拿着票去贴现,这么个流程,顺的话,几个工作日就都搞掂了。所以套利的都勤劳,这贴完票收回的钱,得赶紧滚动起来再来下一轮。
 
我那老对公朋友说按他的观察和计算,大概每次套利的那几天,能赚个相当于总资金前千二、千三的钱,那一年“努力”下来,假设一共套了60个回合吧,也就是可以赚到12%-18%了。
 
“所以很多金主根本不是拿着自己的钱在套,他们有的是到外面拆资金来套。”老对公说。
 
这就好比吧,金主有4亿,总共循环了7次,变成28亿质押了;或者有7亿,循环了4次,变成28亿质押了;或者有14亿,循环了2次,变成28亿质押了……(哎,我不是故意给28亿这个数字找茬的,谁让28是个约数很多的充满想象空间的数字呢……)
 
当然咯,不止是如上模型能用上循环质押的桥段,其实只要是资产出去资金回拢的搞法,都能循环的,这个桥段其实很好用,不止是可以套利哈,在无利可套的模型里,它依然好用,是因为——能够快速放大杠杆,无中生有更多的钱!!!
 
3,金主还喜欢利息前置。
 
听说,有时候基层行为了“营销”或留存金主企业,“诚意”不止体现在大额存单利息的上浮里,还会体现在“利息前置”。
 
啥叫“利息前置”?就是假设企业给了1个亿,要做上头这个套利业务,再假设一年期收益算了3.5%好了,那银行可能会将一年到期后的103500000元在当下直接算给金主企业,要么开103500000的银票,要么开还是开1亿的,但350万就“前置”先给了,以便去打点打点。
 
4,风险扎口。
 
这里说的风险,是金主的风险。毕竟这一圈一圈绕着循环质押,都是他的风险在敞口。
 
所以如果开票企业就直接是他可控的呢,那就是左口袋右口袋的事儿,万事大吉;但如果不是呢,假设需要一家资质更好、贸易背景经得起查、有“央企”背景的企业来“合作”呢?那么他就需要找到最后的扎口。
 
比如找了A企业作为开票主体,那就要让A以票付给下游的B壳,AB之间能够提供贸易背景。但最后,口子还必须扎回到金主能控制的C,约定B把票再背书给C。
 
最后由扎口风险的C来收款。
 
5,“三赢”。
 
金主企业,开票企业,和银行,能够“三赢”,也是以上套利基础模型,尽管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千变万化,但一旦市场贴票环境OK就开始有生命力的,底层原因。
 
甚至于,我听说过极个别银行,会以类似的模型去私下“营销”大金主企业,以期吸引对方的存款。
 
毕竟,这也意味着基层行,终于有了宝贵的大额存款,缓解揽存压力,还能增加手续费收入。真是一个模型就把存贷中收都囊括。要是再多滚几轮,KPI就更漂亮了。聪明的基层行还很懂把这些往最时髦的“供应链金融”上面靠。

套路二:委托贷款

实话实说,28亿的事情刚闹出来,我们在外围瞎猜猜,以为就是走上面那个套利模型了。这种事情,有的是明营销到企业,有的是暗暗跟企业下面的财务人员勾兑,也能成立,有的甚至还有掮客居间勾兑的呢。反正只要风险控好,资金回得来,事情就捅不出去,神不知鬼不觉。
 
但现在“罗生门”搞大了,媒体还说了5%贴息的事儿。我那老对公朋友摇摇头,说估计不是套利了,因为这么套风险太大了,远远大于收益了。
 
于是说到了“质押”套路二,一种类似委托贷款的“灰色”业务。
 
如果是这样,就解释了“贴息”的存在。而“假央企”在当大旗的扯虎皮没被撕破前,可能的确换取了这其中某些人的掉以轻心,铤而走险。
 
这样呢,贷款方可以绕来一些正常的贷款手续,更快速便捷地获取资金;银行依然是存贷两端都拉到了业务;金主则因为承担了质押担保的风险而获得额外的“贴息”等收益(也可能金主企业不知情,底下或外部有鬼)。
 
不过,这种套路既然本质是“贷款”,那就得承担贷款资金回不来的风险了。这年头,什么鬼都有,就算头顶央企子子孙孙公司名头,也可能藏个鬼,资金链紧张,贷款有风险。
 
资金链一断,那么好,“三赢”直接变“三崩”。
 
此外,听说在极其个别的情况下,之前还有别的企业,曾走一种“非阳光存款”,获得大笔额外贴息。
 
所谓非阳定存,那就不是银行单方面贴贴息拉点存款了,而是,比如有掮客勾结其中,利用银行存款办理的一些漏洞“口子”,把资金最后导到游离在银行账外循环。听说有时候非阳定存还会要求办理人做到“几不”,比如不挂失、不转账、不自行抵押、甚至于不过多查询。
 
那这里头就必然有鬼,而且有大鬼。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7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