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改变农业交易模式,增加农户信贷供给:“电子商务+小微信贷”显现溢出效应助力扶贫

互联网+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17-12-28 阅读:6670

关键词:电子商务小微信贷农业生产金融扶贫金融

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了金融扶贫的有效切入点。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的配套设施已经成为金融服务开展的基础条件。

相关文档:

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与实践.pdf 下载 在线阅读
 
本文为《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与支持》报告节选,报告由零壹智库独家发布,点击下载附件即可获得报告全文。


现阶段,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因此,农村地区的扶贫问题成为主要问题。

对于农村地区或者贫困地区的农户等生产者来说,他们贫困的一大原因是信息闭塞,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使其更加方便迅捷的知晓市场信息、市场需求,从而进行更加符合市场的生产与经营,并获得或增加收入。

而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了金融扶贫的有效切入点。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的配套设施已经成为金融服务开展的基础条件。

1、电商金融扶贫作用机理

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的配套设施已经成为金融服务开展的基础条件,这体现在多个方面。

从渠道上看,电子商务发展中搭建的物流体系等利于金融/扶贫业务触达到基层。

从支付手段上看,伴随移动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等搭建的交易场景等,大量的农户等群体已经有机会享受到这种便捷的支付服务。

从开展金融服务的模式上看,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使得其对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做了改良和创新,并在促进小微企业/农户个体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带动了推贫致富。

现阶段,电商金融的主体主要包括全国性电商平台与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旗下运营的金融服务集团等,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大北农等,以及一些地方电商企业及其金融服务平台。这些电商及金融服务平台在开展主营业务的同时也在参与金融扶贫工作,主要体现在增加了电商业务参与主体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上。电商金融的扶贫作用机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农业传统交易模式

电子商务已经介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全链条。从供应链分析,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无法应对现代市场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和运行,交易的效率较低。

具体来看,从交易市场角度看,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实现全程的物流管理,尤其是有些农产品需要全过程冷链的建立。在传统的交易中,购销渠道不够通畅,无法实现交易、库存、配送、加工和资金管理一体化的整合。

此外,传统交易模式是一对一的交易,交易方式落后;且服务功能不健全,不仅不能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也不具备信息化的支持,参与主体之间的协调和资金扶持功能,标准化程度低,也缺乏规范。这种条件下,便无法组织分散的农户进行成规模的经营,农户将一直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非常大。

因此,伴随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配套设施,如现代化物流体系等改变了农业传统的交易方式,并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获得金融服务提供了条件。

(2)创新供应链+大数据+小微信贷模式

当物流、供应链管理和金融发生交叉,便有可能形成一个协作的供应链金融环境。由于供应链金融把上下游的成员协作起来,中间成员进行融资的机会就变大了。以往是单个组织从外部获得融资,例如银行等金融机构,现在却可以在内部通过多种安排就获得融资。电商金融正在进行这种创新。

电子商务是一种产业链式的运营方式,以提供服务的电商平台为例,平台具备双边性(甚至是多边性),可以将上下游各方结合与连接起来,并可以追踪和控制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等,由此也便具备了开展金融业务的条件。例如,电商平台在大量的交易中,可以挖掘积累的交易数据,并转化为评估商户(借款人)信用情况的依据;面对潜在的信用风险,电商平台由于控制了商户(借款人)的资金流,还可以对商户(借款人)进行制约,以此达到风险管控的目的。

也就说,在新的交易体系中,信息反馈机制的完善与畅通,改善了以往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了参与主体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电商平台作为一个交易的核心集散地已经可以充当一种金融中介,在为参与主体进行信用评价后,给予一定的授信。



总结来看,电子商务及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在达到的扶贫效应上,体现为促进农业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条的分工协作,在将贫困人群等各类主体纳入产业链的过程中,促进其获得收入或者增加收入;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个体工商业者开店创业的门槛降低,诸多人群可以选择开网店找到一条谋生出路。

2、电商扶贫相对优势

在农村金融扶贫工作中,电商业务的发展为贫困户创造了增收条件,与此同时,这种数据化链式交易机制也成为为参与其中、缺乏资金、有脱贫意愿与偿还能力的贫困人群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

相较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电商平台等在开展金融服务及在推动金融脱贫工作中具备以下优势:

信息优势:高度的信息化和数据化使得电商平台能够更好地掌握整个供应链的运行和客户信息,并能够把控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以电商平台对商户/消费者的授信为例,平台可以收集和积累众多商户/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数据、交易数据、消费行为数据等,以此建立商户/个人信息库,并用于可能的金融服务及信用体系建设。相较于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银行金融机构等,电商平台开展金融业务具有信息优势。

风险控制优势:通过电子商城形成的大数据(包括商户数据、采购/销售交易数据等)及其他可获得的信息,加之数据挖掘与计算处理等,可对借款人的资产状况、还款意愿、还款能力等进行刻画或判断;还可通过限制借款人资金流的方式,达到管控违约风险的目的。同时,在不断进行的金融交易中,逐渐建立起借款人的信用体系,培养借款人的信用意识,这种信用体系及信用意识的建立与培养将反过来促进金融业务的开展。

3、实践——可溯金融的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扶贫模式

在实施农村金融战略,推进农村金融扶贫的项目工作中,除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全国性电商平台外,还有诸多中小互联网金融服务商也实践其中,开展金融服务、赋能三农实体产业,并呈现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

例如,可溯平台是浙江杭州一家深耕“三农”领域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具体开展农村金融业务中,探索出了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的服务模式。目前,可溯平台旗下有互联网金融平台可溯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可溯生活和大数据服务平台可溯数据,三者配合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平台于2014年3月在杭州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

可溯金融平台主要针对农户、返乡创业人员、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群体的融资需求,为其提供融资撮合服务;可溯生活作为可溯旗下的农产品电商平台,负责为可溯金融的借贷农户和农企提供农产品线上销售服务和品牌线上宣传服务。

在上述金融撮合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的过程中,离不开可溯数据平台的数据支持。可溯数据通过收集、整合与深度挖掘农户等参与主体的借贷行为数据、农业生产数据和销售数据等,为金融业务风险管控等环节提供支持。

可溯金融在发展农村金融业务过程中,针对性地推出了一些精准扶贫项目,包括为贫困人群提供低息借贷和农业生产资料分期服务及农产品销售服务等。现阶段,可溯金融已经被浙江省工商联列入了2017年“万企帮万村”重点企业。

农产品上行+农村金融下行精准扶贫

在农村扶贫方面,可溯平台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农产品上行,一是农村金融下行。

在农产品上行方面,可溯为农户等提供的服务包括多个方面,例如指导和扶持农户进行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帮助建立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同时,协助农户进行农产品的销售,拓宽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等。

三年时间中,可溯与黔东南、四川省、浙江省境内等13个贫困地区及欠发达地区保持着长期合作,销售的农特产品品类包括黔东南境内7类,四川省4类,浙江省境内23类,其他320类。销售的农特产品包括特色茶叶、特产水果、肉禽蛋类、坚果干货和地方酒水等;用户超过200万,月均销售量达360万元,并且累计成交量还在逐月增长中。


在增加金融服务供给方面,可溯金融可以结合电子商务业务等积累的农户数据,并以此进行农户的信用评估、授信放贷等。现阶段,可溯数据平台收集的信息包括农户个人信息、消费行为、农事情况和农产品销售等数据,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三农数据库。这种数据库也成为可溯金融业务开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除上述农产品上行的扶贫策略外,在金融扶贫方面,可溯平台度采取的是农村金融下行策略。

可溯金融通过产融结合的方式,与农业企业合作,为我国贫困县市的农户等提供贷款服务。目前平台已经推出正大项目集、毓祥农业项目集、农链通、优农贷等四款助农产品,并以四川自贡、贵州兴仁、湖北孝昌等30个贫困县市为扶助区域,扶助当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并带动贫困户的农业生产活动。

以正大项目集为例:2014年可溯金融与正大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联动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从操作上看,正大集团推荐借款用户,可溯金融为采购饲料的经销商和养殖户发放专项贷款;正大集团作为合作第三方,提供真实性保证并追溯贷款资金的用途;可溯金融发放的融资金额将直接进入正大账户用于饲料采购,养殖农户等销售回笼后再将资金还款至可溯金融平台。

现阶段,平台与正大合作的项目共扶助了35家农业企业与合作社等;扶助的贫困农户超过200户,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4户,发放的扶贫助农贷款共计2382万元。

再如毓祥农业项目集,可溯金融在2016年与四川毓祥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在四川自贡辖区内的28个行政村,扶助了55户贫困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发放的助农贷款275万元。在这种资金扶助下,被服务的养殖农户年收益均超过3万元。

结合电商扶贫与产融联动扶贫,目前,可溯金融共扶助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93家,辐射带动了17个贫困县和74个行政村;扶助农户500余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1户,发放助农贷款共计6877万元。

截至2017年9月,可溯平台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354种,累计销售额3193.25万元,其中已上线扶贫产品34种,实现销售金额1721万元。在此过程中,已实现脱贫的困难户5户,现阶段还没有返贫的现象。

可溯金融在模式上将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撮合服务获取线上理财资金)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在改善农村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也将金融服务落到实处,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开展农村金融业务与金融扶贫工作的模式。

 
本文系商业资讯,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扶贫:我们找到了两大路径和几家样本企业

下一篇>零壹新金融日报:二维码支付等级限额出台;苏宁金服募资53亿元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