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网信普惠风险官周龙:网贷行业的本质是科技赋能

观点 露西 · 零壹财经 2018-07-21 阅读:12734

关键词:网信普惠科技赋能P2P网贷普惠金融

“我个人觉得对现在的P2P行业本质就是科技赋能,对普惠民生的支持。”
7月20日,零壹财经在北京召开“2018零壹财经新金融夏季峰会·互联网金融五周年”。零壹智库发布《变革与契机:互联网金融五周年发展报告》《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8》《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8》三份报告,力邀政策界、学界、业界人士,总结互联网金融发展五年来成就与经验,研判当前形势,展望行业发展趋势。

网信普惠风险官周龙指出,网贷行业的特点是通过科技赋能支持普惠金融。从2C端来看,大数据为薄信用人群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基础,人工智能技术则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在2B端,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的技术有利于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为小微企业金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风控提供可靠的基础。

演讲实录:

周龙:这两个月网贷行业风险频发,有朋友问我这个行业怎么样,到底合规不合规,能不能存在?要回归行业的本质,要看这个行业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合理,就看它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否对社会的进步和民生起到正面的意义。

我个人觉得对现在的P2P行业本质就是科技赋能,对普惠民生的支持。

一、从2C端的技术发展角度看。先看两个例子。一个是北京的钟点工,需要一批短期资金,买一个电动车,让他有空闲的时间做一些类似快递的工作,同时为他换房子提供一定的周转资金。

另一个是小微企业,从事手机的零售业,需要资金在热点手机发货前进行囤货,想在1至2个月内赚取比较丰厚的利润。

按照传统的风控方式,个人金融服务需要提供信用报告,如果没有就要排除在金融服务以外。小微企业则要提供三年的财报各种各样的抵押值,但是它是属于轻资产,财务数据又不可信,传统的金融机构很难以低成本、高效的方式,满足小额且高频的普惠金融需求。

随着智能终端4G5G技术的成熟,白户人群可以积累大量的数据。比如导航可以记录行动归集,判断可能的工作区域和工作性质,包括消费能力对其居住地址区域,对其生活地位和身份都有个大致判断。随着大数据的存储的技术,使非结构化的数据可以很好的整理记录,为事后的人工智能提供很好的数据基础。

这些大数据很多都是非金融的属性,或者说是弱金融属性。需要人工智能的技术,把弱金融的属性关联起来,对客户的这种金融属性做一个更全面准确的判断。金融科技对这些薄信用人群提供更全面的分析手段,使得我们普惠金融有了实在的落地能力。

对客户生命周期的管理,在管理的岗位职责和顺序在分散在不同的环节。分散导致数据的割裂,形成数据孤岛。但随着数据技术升级,AI自动化智能化的变革使得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环节串联起来。网信普惠正在开发智能管理系统,就是对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的价值进行判断。传统的风控管理方式可能在准入阶段更多关注准入后一段时间的风险,而全生命周期管理要关注它从进入到退出,带给企业的价值和风险。

二、在2B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并没有取得长足的突破。网信也在尝试用区块链的技术,比如最简单的在这种供应商通过债权的商业,追踪债权的数据,实现数据的不可篡改,实现企业端和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以及解决欺诈的问题。网信未来还将尝试新的方向,通过把相应的物流用物联网的技术,把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实现上链,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总之,我们可以看到新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方式,给普惠金融提供低成本高效的服务方式,能更好地推动供给侧改革,支持普惠民生,支持创业的新经济模式。

三、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引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给一些机构带来社会责任和挑战。比如,现在大家都用智能终端用,经常接到是否需要贷款是否需要理财服务这种电话,使得互金企业包括P2P这种公司,作为技术的收集者和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和金融领域的约束。

四、从6月到7月12号平均每天爆雷2.6家平台。其实,爆雷的大多数的P2P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2P,而是披着P2P外衣的不合规的企业。它是一种行业的正常的现象,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它对普惠民生有正面的意义。关注点不能只在累计成交额。截至2018年6月底,P2P成交额大概7万3000多亿。现在出现问题的P2P规模可能是700多亿,仅占整个规模的约1/10。

五、保护借款人,避免它出现过度的负债,导致它的信用的破产,使得它本来不富裕或者不宽裕的生活雪上加霜。加强对借款人的诚信的教育,去年现金贷的12月风潮过程中,有很多的恶意骗贷或者恶意逾期的行为,对他们加强教育。科技+金融的模式可以给普惠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道路是曲折的。未来,像我们将积极配合监管职能机构,推进白名单、风险缓释基金的等行业稳定措施的建设,更好地为行业健康发展添砖加瓦,为前途光明尽一份力。

谢谢大家!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新颜科技COO赵杨:信用评估创新以更好的服务薄信用人群

下一篇>激辩零壹财经夏季峰会:怎样守护互金行业?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8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