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讲座

数字货币能否成为通用货币?中科院程炼:它取决于… | 零壹智库讲座

学术讲座 零壹智库 · 零壹智库 2018-07-02 阅读:112266

关键词:零壹智库支付数字货币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程炼:目前对于数字货币更为关注的方面还是在于风险,包括ICO活动相伴的金融风险和利用数字货币规避金融监管的经济与社会风险。
当下社会,移动支付凭借其携带的便捷性、使用的简易性、交易记录的相对可靠谱性等突出优势荣膺"当代四大发明"之一。

基于移动支付高速发展的浪潮,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去中心化、匿名性强、支付便捷的数字货币优势凸显。

在高速发展下,移动支付与数字货币能否沿袭当下态势一路高歌猛进?

亦或是随着监管政策的深入、国际货币局势的动荡遭遇巨大滑铁卢?

面对扑朔迷离的支付和货币局势,零壹财经·零壹智库于2018年6月28日在王府井希尔顿酒店举办了主题为"移动支付与数字货币"学术讲座,讲座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炼教授,程炼教授结合自身对支付以及货币的研究,针对该主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程炼教授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研究室主任,《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

什么是支付系统?有哪些支付形式?

支付的基本功能首先保证交易的安全和顺利的进行,降低交易的资金和时间成本,也提供流动性管理的手段。实际的支付过程中,蕴含着非常大的风险和成本。支付系统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你的风险以及经济和时间成本的高低。只不过我们在享有运转良好的支付系统时,经常会忽略这一点。

支付系统当中关键的概念,包括"实时支付"和"定时支付"、"全额支付"和"净额支付"。实时支付与全额支付可以大大提高支付的时间效率,但是却需要更高的资金成本,也面临着更高的本金风险;定时支付和净额支付则相反。

互联网金融到底是金融还是互联网?

程炼教授认为,互联网独特的信息传递效率和信息处理能力,进而降低了金融行业的搜索成本、交易成本和固定成本,大大提供了匹配效率和运营效率。

金融业内人士抱有两种基本观点争论:

互联网金融到底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传统金融?

还是已经被互联网形式完全改变了的金融形态?

这一争论背后的含义在于互联网金融的主导者是谁,应该采取怎样的监管措施。传统金融中介与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风险管理和金融科技方面享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则会影响到监管当局对于其实质的判断,以及对不同互联网金融机构及业务的态度。所以这种表面看来是咬文嚼字的争论,实际上背后隐藏着非常多实用的考虑和利益上的考量,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方面。

中国移动支付为何领先发达国家?

程炼教授认为这个问题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传统金融发展水平乃至于国情,二是社会环境包括普通民众的信用水平和风险观念。

在中国,个人对于个人非常的不信任,对其他人充满着警惕性。但是个人对政府和大企业非常的信任,比如政府要掌握个人信息,大家不会觉得这是什么问题,或者大型的商业机构搜集个人信息,很多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欧洲恰好情况相反。

另外,监管力度也成为了社会普及程度的重大促使原因,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监管机构不断出台新的支付机构管理办法,来控制移动支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数字货币能够成为通用货币吗?

货币之所以能成为货币,是因为普通消费者相信这种货币符号能够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对货币具有可接受性,更多的是一种消费习惯上的认知。

简而言之,数字货币能否改变世界取决于最普通的每一位消费者是否具有使用数字货币的习惯,是否对它有信念,而是否具有主权机构的信用支持并非必要条件,反过来,数字货币独立于主权信用的特征也不构成其获得普遍接受的必要条件。

此外,它还需要具备价值稳定性、支付安全性以及更多的交易机会。

区块链真能衍生无限商机?

程炼教授认为区块链的适用场景应具有下面的特征:第一存在对于线上活动记录真实性的需求;第二交易者缺乏相互信任;第三缺乏可信或有效的中介;第四线上活动存在继承性或者持续性。这几个条件才是区块链得以运用的条件。

现在国内政府怎么看待数字货币?

对于货币与监管当局,目前对于数字货币更为关注的方面还是在于风险,包括ICO活动相伴的金融风险和利用数字货币规避金融监管的经济与社会风险。与此同时,货币当局也对数字货币及其底层技术的发展前景保持了高度关注。数字货币为货币系统的运行和演化提供了新的启示,但是其发行机制对于货币政策的否定至少在当前阶段是货币当局所无法接受的,因此如果将来出现由货币当局主导的数字货币,在运行机制上也必然会与当前的主流虚拟货币有所差异,很可能更重视其中货币流通的可追溯性和去中心化交易机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不会原盘接纳其发行机制的分散化与独立性。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李爱君教你:互金7大细分业态怎样合法、合规运营

下一篇>刘新海:用区块链解决征信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 | 零壹智库讲座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4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