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电商消费金融启示录:消费金融终究属于场景?

洪偌馨 · 零壹财经 2018-05-15 16:41:12 阅读:19420

关键词:大数据招联消费金融消费金融电商

洪偌馨/文 消费金融与场景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消费金融到底是不是一定需要场景? 这可能是每个消费金融从业者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尤其是随着行业发展,行业内的产品、服务模式不断变迁,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 2013年10月,分期乐上线,拉开电商分期模式的序幕;...

洪偌馨/文

消费金融与场景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消费金融到底是不是一定需要场景?

这可能是每个消费金融从业者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尤其是随着行业发展,行业内的产品、服务模式不断变迁,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

2013年10月,分期乐上线,拉开电商分期模式的序幕;2014年2月,京东白条上线;2015年上半年,蚂蚁花呗、苏宁任性付相继上线,电商消费金融渐成潮流;在此之后,唯品会、寺库等等电商都延用了这一模式。

几乎可以说,电商消费场景孕育了消费金融行业的爆发与繁荣。

与此同时,随着线上电商场景争夺白热化,一大批P2P、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们,以及2010年就已经获批但迟迟没有用武之地的消费金融公司,则在线下场景中找到了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土壤。

不过,2017年现金贷行业的突然爆发使得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消费金融与场景之间的关系。头部现金贷平台令人瞠目的业务扩张规模与利润增速,使得从业者开始觉得,场景或许束缚了消费金融真正的爆发。

现金贷的繁荣并没有存在太久,去年年底的一系列文件出台,尤其是《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提出鼓励有场景的借贷业务,终止了这场狂欢。

当风口散去,大家开始重新思考消费金融的本质,场景与消费金融的关系也被重新考量。

上周五,馨金融参加了清流club主办的“2018清流场景与资产高峰论坛”。会上,来自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在零售、电商、汽车、租房等场景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共同探讨了关于场景与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种种问题,很受启发。

1、没有自建场景是弱点吗?

对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消费场景的缺失一直被视为一个巨大的弱点。尤其相较于电商而言,其分期业务与移动支付紧密结合起来,在用户体验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无痛支付”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所带来的成长空间是那些没有场景的持牌机构难以分享的红利。

当然,也有一些机构早早地意识到了场景对于消费金融的价值,开始着手布局自己的领地。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工商银行,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融e购。根据工行2017年年报,融e购平台全年累计实现交易额 1.03 万亿元。

另外,在消费金融公司中,招联消费金融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其2017年全年实现营收41.6亿、净利润11.8亿元、增速超过260%的快速增长,也与自建场景带来的流量密不可分。

但是,如果如果现在还没有自建的场景,是不是丧失了业务发展的主动权,再也没有发展壮大的可能?

当天与会的几家持牌机构中,新网银行中原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公司其实都是没有自建消费场景的。而且在他们看来,没有自建场景并不是弱点,只是业务的特点,甚至还可以转化为优势。

以包银消费金融为例,因为股东包商银行在场景方面也很难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它初期选择的产品是围绕信用卡分期来做的,这样既区别于纯现金借贷产品,也间接有了场景支持。

随着业务发展,包银消费金融开始与各个垂直领域的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包括出行、航旅、电商等。

“在没有场景资源的情况下,自建一个新场景的成本太高、周期太长。” 包银消费金融产品及市场分管负责人郑晓斌表示。“庆幸的是刚好在这个时代,每一个场景里都涌现出了做得特别好的公司。”

与此同时他强调,公司在逐步完善自身系统的支撑能力,在招募员工时考虑寻找有场景合作经验的人员。“我们希望通过强化自身的连接能力,与各个形态的场景实现有效互联,希望能够掌握更多主导权。

与包银消费金融的模式类似,较晚成立的中原消费金融公司选择的是B2B2C的模式,即由场景资源方、消费金融公司和客户共同构成整个业务链条。

如果说前述两家消费金融公司对于没有自建场景还有一些遗憾,那么对于新网来说,淡化场景、资产,专心扮演“连接者”的角色则让它获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其通过API借口的方式,可以根据场景需求嵌入不同APP中提供金融服务。

不久前滴滴上线“滴水贷”时(传送门:《滴滴们的新布局》),新网银行就是首批接入的金融机构。未来随着监管政策出台,互联网平台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更加清晰,这种模式也可能被复制到更多平台。

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在演讲中提到,新网不仅仅跟场景方链接,也跟主流机构产生很多链接。

在场景端,截止到目前,新网银行在各个消费场景中的合作伙伴已经超过170家,这个数字在用户常用的APP及消费场景中的占比大约为54%;而在资金端,新网银行目前跟270多家主流金融机构进行了合作,包括传统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等等。

2、线上好还是线下好?

我们在此前对比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时(传送门:《线上模式全面碾压线下?》)曾经提到过,捷信消费金融的营收一骑绝尘,但是利润表现和增速都远逊于其他几家,是不是因为线上线下场景方面的差异?线下高昂的运营成本侵蚀了原本应属于公司的利润?

当捷信与招联消费金融对比时,后者主打纯线上的运营模式,存量用户90%以上来自互联网,利润和增长情况都表现更好。

但事实上,招联的优势不仅限于线上,其在线下场景方面,无论是依靠股东资源,还是自主的业务拓展,也都有着不少布局。

以招联消费金融与联通的线上线下场景合作为例,联通在全国线下近两万个营业厅、数百万营业员,其实在为线上业务做支撑。通过线下扫二维码的动作,就可以完成线上申请。

“招联用户可以从线上导流到线下实现交易闭环,也可以从线下聚回来的客户迅速回到线上平台实现O2O联动。” 招联消费金融联通业务部总经理陈海棠在清流场景与资产峰会上表示。

“大数据体系、多维度数据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使得招联的线上线下场景服务能力得到锻炼,在联通场景之外,我们还在逐步输出到别的场景。”比如联通其他的线下场景,数十万计的代理商网点,庞大的销售队伍等等。

在陈海棠看来,目前消费金融行业所面临的压力很大。一方面,银行强势下沉,抢食消费金融业务;另一方面现金贷行业整顿之后,整个业务模式、舆论压力等方面也面临挑战。

而在场景方面,好流量越来越少,头部效应线上大流量聚焦,线下流量比较长尾,运营起来很重,找到一个合适方式的难度也不小。不过正因如此,他认为构建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服务能力将成为未来的突破点。

重新倚重线下场景的不只招联一家。

当天,在会场各家机构都反复提到了场景,尤其是线下场景的价值回归。只是,考虑到成本和风险,未来的消费金融恐怕再难出现捷信那样的线下自营模式。连接现有的线下场景和流量入口可能会是更为高效和现实的选择。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