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中美金融科技有何异同?| 朗迪纽约峰会手记

孙爽 · 零壹财经 2017-03-10 21:11:34 阅读:16236

关键词:ondeckp2p网贷信用评分牌照零壹财经

3月6日到7日,朗迪(LendIt)全球金融科技峰会在纽约举办,零壹财经受邀参会。和其他国际金融科技峰会一样,中美金融科技的“交锋”是本次峰会的热门话题,这从本次峰会的前两名赞助商也可见一斑(它们依次是纽交所上市的网贷平台Lending Club和中国网贷平台宜人贷)。笔...

3月6日到7日,朗迪(LendIt)全球金融科技峰会在纽约举办,零壹财经受邀参会。和其他国际金融科技峰会一样,中美金融科技的“交锋”是本次峰会的热门话题,这从本次峰会的前两名赞助商也可见一斑(它们依次是纽交所上市的网贷平台Lending Club和中国网贷平台宜人贷)。笔者在参与的众多圆桌讨论和高管访谈中听到了大量对比中美科技的观点,亦有些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此总结一二。

监管方面,中美金融科技公司与持牌金融机构之间的监管套利空间皆正在消失

整体来看,中美两国监管层对金融科技都相当重视,都透露出“争当全球金融科技领头羊”的意味,两国对金融科技公司和持牌金融机构的监管也都有所区隔。

支付上,一位风险投资经理曾公开表示,蚂蚁金服和微信支付等巨头在早期发力支付时并没有像银行一样承担严格的了解你的客户(KYC)和反洗钱(AML)规定。

贷款上,参与峰会圆桌论坛“中国式颠覆:金融科技如何改变15亿人的金融服务?(China Disrupted: How Fintech is Changing the Way That 1.5 Billion People Bank)”的小牛在线CEO王洁凤认为,资产不分好坏,最主要是看风险和收益是否匹配。另一位与会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商高管表示,银行并非不愿意经营高风险资产,但是监管对其关注较多,如果其坏账率较高,可能会受到监管质询,而中国监管对非银机构坏账率的关注并不那么多,因此很多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商得以经营风险较高的贷款资产。

和中国一样, 金融科技公司与持牌金融机构之间的监管套利空间正在消失 。这次朗迪峰会上,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署长Thomas Curry表示,OCC即将出台给金融科技公司发放特殊目的全国性银行牌照的新文件,文件将要求有意申请该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交相关商业计划书。钱牛牛首席技术官胡亮认为,让金融科技公司成为持牌机构是持牌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不断融合在监管层上的表现 。

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征信体系落后于美国

相较于美国,中国征信体系(尤其是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健全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监管不健全,个人征信牌照迄今尚未下发;没有具备强大公信力的信用评分等等。这种不健全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担忧,尤其是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大热的当下,一些高管担心个人多头借贷风险难以被有效识别,从而引发大面积的信贷违约风险。不健全的金融体系也让投资者难以识别投资风险。

征信体系的不成熟现状也让一些高管感到“庆幸”,因为中国从业者可以获取很多数据,探索更多可能性。与会的一位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商表示,正因为中国信用数据的不标准和分散性,如果能找到更多有效数据来构建自己的模型,能在反欺诈方面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技术环境方面,中国金融科技借助移动互联网有望弯道超车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同比增长了6.2%, 普及率达到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其中有6.95亿是手机网民。根据2016年底安永和星展银行发布的报告 《中国金融科技的崛起——重新定义金融服务》 , 北美洲的现有在线覆盖率为89%,欧洲的在线覆盖率为73.9%。如果保持现有增长率,中国在线覆盖率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追赶上欧洲和北美。

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渗透率方面领先全球,一位与会高管特别提到中国是智能手机最大市场。中国亦拥有多个移动互联网巨头。

尽管中国金融服务的实体基础可能比美国少很多,但借助移动互联网,中国金融服务有弯道超车的基础,这在移动支付方面表现得相当突出。根据CNNIC, 2016年,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4.69亿,年增长率为31.2%,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57.7%提升至67.5%。王洁凤提到,移动互联网也给移动贷款提供了很多可以用来风控的数据,如果说以往银行只能获得借款申请人的线下数据,现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商可以大规模而经济地获取大量借款申请的线上数据。

不过,美国移动金融仍然不可小觑,尤其是在千禧一代(1984-1995年期间出生)群体中。 根据2016年8月份Harris Poll代表Fiserv对美国3000多名消费者进行的问卷调查, 有87%的千禧用户在使用手机银行,他们访问手机银行的次数是其他用户的3倍,达到了平均每天一次;此外,有44%的千禧用户表示,如果手机可以承载足够他们所需的信息和数据,他们会彻底抛弃钱包。

资本市场方面,中国仍然青睐借贷和个人服务,美国保险科技和企业服务投资热度增加

2017年1月花旗发布的《数字化颠覆2.0-再探:金融科技风险投资告诉了我们什么?(DIGITALDISRUPTION- REVISITED : What Fintech VC Investments Tell us About a Changing Industry)》显示, 美国金融科技风险投资的兴趣正从借贷向保险科技和财富管理等领域转移,2016年前9个月,美国借贷公司获得的融资占全部融资的比例从2015年的58%下降到了20%,中国借贷服务仍受资本市场青睐。

根据上述报告,在商业模式方面,2016年前9个月获得融资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中, 89%是面向个人的,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是56%。

金融服务供给方面,中国传统金融服务渗透率低于美国,中美金融科技与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皆不断深入

根据笔者的观察,纽约街头银行网点的密度不亚于便利店和超市,类型亦多种多样,有大型银行,还有社区银行等种类。与会的一位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商高管援引了一份数据称,美国人均信用卡数量是3张,而中国的这一数字只有0.3张。

如果说中国的金融科技更多地是满足未被传统金融体系服务到或服务好的客户,美国的情况似乎并非如此。以贷款为例,2016年12月31日,美国P2P网贷龙头平台——Lending Club 62.36%借款人的借款目的是偿还已有债务(包括信用卡债务)。

中美金融科技的共同趋势是金融科技与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皆不断深入 。如果说在中国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尚未明确时,持牌金融机构对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有所顾忌,那么随着监管的明确,合作有所加强。以银行为例,一位与会中国高管称,“以前银行对金融科技公司的态度是看不起、看不见、看不清,现在它们认为我们动了它们的奶酪,也有需求和监管的原因,它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关于金融科技公司和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的基础,以银行为例,银行在资金成本方面更有竞争优势,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势在于资产端,尤其是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由于传统重资产运营方式的影响和监管对审慎经营的要求,银行开拓这一资产类别并不经济,这给了它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动机。王洁凤称,银行对网贷平台资产端风险较低的贷款资产比较感兴趣。

合作案例方面,Lending Club平台上有大量银行投资者,小企业贷款平台OnDeck在和银行JPMorgan在合作开发贷款,中国亦有多家网贷平台和银行有合作,向后者输出风控和获客能力,2016年大量助贷平台背靠银行资金崛起是中国网贷行业一个明显的现象。 在中国,为持牌金融机构服务也是创业型金融科技公司被看好的一个投资方向。

金融服务需求方面,中国市场大于美国

如果只看人口基数,中国金融市场大于美国是自然的判断。现金巴士创始人兼CEO唐阳给了一个具体的数字,在中国有7000多万人有借1000元的需求。王洁凤亦认为,中国金融服务供小于需。

日渐壮大的、对互联网接受程度较高、财富较为充裕的中产阶级人群对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和信托业务的需求也是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投资者构成方面,中国个人投资者占比大于美国

和信贷CEO周歆明认为,由于中国个人投资者占比大于美国。仍以Lending Club为例,根据其2016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当季其平台上投资人仅有13%是个人投资者。

而个人投资者相较于机构投资者专业度较低、风险识别能力不足、金融知识不够充足、不够成熟,中国的金融科技市场尚未打破刚性兑付。在某种程度上,2015年底曝出的“e租宝”事件是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直接因素,这一事件的爆发是中国互联网金融“成长的烦恼”的集中体现,其处理方式也体现了中国特色。

风险方面,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周歆明提到, 中国有几千家互联网金融机构,现在是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所以风险的外部性特别强,一家平台如果出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行业。这一现象在“e租宝”事件后体现得淋漓尽致。而2016年5月曝出的Lending Club创始人兼CEO拉普朗什欺诈事件也让网贷行业的其他从业者受到了牵连。这或许是因为网贷行业提供服务的同质性较强,一旦一家平台出现风险事件,市场和监管层对其他行业参与者的判断也会改变。

相关阅读(部分)

零壹财经《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与指数报告》

Innovate Finance:2016年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融资额首次超越美国、成全球第一

安永、星展银行:中国已是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全文编译
摘译

花旗:中国巨龙带动亚洲、替代北美成金融科技投资第一目的地

CB Insights全球金融科技投资报告:区块链遭冷落 银行和公司踊跃投资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