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对话冰鉴科技顾凌云:企业信用评估仍是风口

观点 孙爽 零壹财经 2018-06-28 阅读:12692

关键词:顾凌云冰鉴科技企业信用评估监管大数据

"监管的风暴来得越猛烈,对技术、科技平台来讲,'春天的花朵'绽放得就越盛开!"
互联网金融五周年之际,零壹财经推出专题报道《变革与契机:互联网金融五周年》,本专题由互联网金融平台“爱投资”冠名。本文为零壹财经推出的系列专访第四期——"金融科技篇",对话冰鉴科技CEO顾凌云。 

————

"监管的风暴来得越猛烈,对技术、科技平台来讲,'春天的花朵'绽放得就越盛开!"

这是在监管持续高压、互联网金融退出潮涌现的背景下,冰鉴科技创始人兼CEO顾凌云的所言。

他并不认为所有的科技企业都能做好科技赋能金融的业务。对一些声称自己要输出本机构风控技术的放贷机构,顾凌云认为他们的前路是非常艰险的,"因为从美国、欧洲、日本各个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市场看来,想要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是非常难做的:人家为什么要把自己最优质的客户给一个放贷的竞争对手,让你去做信用评估、去做科技输出?"

 
 
 
 

专访视频

冰鉴科技创立,用顾凌云的话来说,是因为他在2015年看到了信用评估和风险解决方案2B创业的风口,并且是三重风口:

第一重风口是当2015年大众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了解得越来越清楚,真正有应用场景的地方大家开始生根,没有应用场景的地方大家开始抛弃。

第二重风口是2012年之后中国希望快速盘活小微企业,改革进入深水期,社会对于个人和小微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需求急迫。

第三重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在快速消失以后,任何一个企业想要提高生产率的时候必须要使用企业服务,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和劳动产能,而不是简单地通过人力堆砌。

顾凌云认为,冰鉴科技抓住了这三重风口,成为一家以人工智能赋能金融机构的科技平台。

目前,冰鉴拥有数百家国内外付费客户,并和五大国有行代表企业中国银行总行;农商行代表企业成都农商银行;城商行代表企业南京银行台州银行;民营银行代表企业苏宁银行、富民银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代表企业中银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代表企业乐信信而富融360;A股上市公司代表企业奥马电器;保险领军企业众安在线;互联网巨头今日头条、360金融;汽车金融代表企业上汽金融、瓜子二手车等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展开深度合作。

它在成立初期的2015年初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又于2015年12月获得PreA轮融资,2016年10月再次获得A轮融资,2017年10月获得PreB轮融资,目前获得的总投资额已经超过3亿元人民币。

顾凌云本人拥有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学位,任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57)董事、美国TurboFinancialGroup董事、峰瑞资本投资合伙人、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客座教授。他还曾担任ZestFinance模型组的创始人和负责人、TurboFinancialGroup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风控官、IDG资本驻站企业家和投资顾问、Kabbage首席科学家,着重研发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

近日,冰鉴科技创始人兼CEO顾凌云在与零壹财经就"互联网金融五周年"话题展开对话时透露,冰鉴寻求在A股上市,并谈到了对现金贷监管风暴、互联网金融创业、信用评估、百行征信和区块链等问题的看法。

一、现金贷监管风暴中,是否受到冲击?

零壹财经:去年现金贷被严加监管,市场传闻网贷平台的备案时间又延后了。以网贷平台和其他消费金融机构为代表的整个金融科技业态都面临很大的合规风险。在这样的挑战下,冰鉴科技的业务有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有没有受到一定的冲击?

顾凌云: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新闻媒体,还有投资人和我们的客户、关心冰鉴的朋友都会问这个问题。我可以用几个"不是"和一个"是"来回答。

对我们来讲,从2015年成立冰鉴到今天,我们一直都不做两件事情。

第一,我们不贩卖数据。无论是2017年"两高"对个人隐私条款的保护,还是随后对个人数据授权调用越来越强的监管,对我们来讲都是利好。因为它们把一些不正当竞争、售卖数据、侵犯个人隐私的公司踢出了竞争的行列。

第二,我们不是借贷机构。我们从来不直接参与放贷,我们也不参与助贷,所以任何一次对金融机构业务实质的监管,比如2017年12月"141号文"的出现对现金贷的监管,对我们来讲没有直接的影响。

而冰鉴是什么?冰鉴是一家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提供综合风险解决服务方案的技术平台。所以我们认为监管越强,对技术的需求就越旺盛。监管的风暴来得越猛烈,对冰鉴科技这样的技术、科技平台来讲,"春天的花朵"绽放得就越盛开!

二、如何坚守"独立第三方"初心?

零壹财经:冰鉴科技是怎样坚持"独立第三方"这个初心?很多机构实际上做不到这一点。

顾凌云: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看到周围的竞争对手是起起落落、一波一波在不断更换,但是到了今天,现在的情况我们叫"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下雨后过一段时间,等到浑浊的泥水都荡干净了,真正剩下来清水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原来事物的本质是什么样子。

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为什么能一直坚持初心不改变?有几点比较重要,我前面其实简单也聊过我们的三段论:

第一段时间是指,金融市场上旺盛的借贷需求,如果在不能够被借贷机构的数量覆盖和解决的时候。这段时间当中我们冰鉴是不出现的,真正应该出现的是借贷机构。从2008年到2012年左右,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中国的P2P平台、小贷公司呈几何级数一般增加,到最高峰的时候,借贷平台达到三四千家,2013年我在北京的一次大会上做主题发言就预测过中国的P2P平台已经到头,接下来数量一定会减少,因为很快监管就会来临,这种现象在2015年就出现了。

第二是当数据平台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借贷已经从蓝海转向红海,大家为了争夺这些借贷需求的存量,会去寻求和数据平台的合作,而不是和冰鉴这样的技术平台的合作。当时个人隐私被侵犯,数据被简单的倒买倒卖变成了普遍现象,这是从2015年到2017年6月中间出现的乱象,当然很快国家也出手,监管机构进行了有效的监管,把这一波歪风也打下去了。

第三是到2017年底,现金贷的监管开始,限定年化利率最高36%,这时候所有的机构的盈利空间已经被限制死了。大家必须对各个环节精耕细作,每个环节引入技术才能保证自己总体的盈利,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保有一席之地,这时候才应该是冰鉴登场的时候。但是凡事不能等到需求已经极其旺盛的时候再入场,那时候对于早行者来讲它已经把市场瓜分完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在看到这个趋势的时候,从2015年左右开始筹备冰鉴,而不是在2008年,因为我想等到跑马圈地、野蛮长生等必经阶段都经历了,技术准备好之后,再来做这件事情。

冰鉴是一家高科技的平台,我们公司85%以上全部都是科技人员,而所有的150-200个全职员工当中,海归占了25%以上。他们在美国(大部分以美国为主),或者日本欧洲的著名高校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又在美国和欧洲的金融机构(尤其是CapitalOne)工作了相当长的时间后,才回到中国加入冰鉴。所以我们其实不是一家特别善于运营的公司,你让我们在街上做地推,去做呼叫中心,去做催收,这都不是我们的长项,做"把每一个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能量带宽发挥到极致的科技公司"才是我们能做的唯一的好方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清自己的特色以后,坚决不"下水"做放贷的原因,不是因为放贷不好,是因为这件重运营的事情,我们自己的基因就决定了我们做不好。

零壹财经:你对一些声称自己要输出本机构内风控技术的放贷机构怎么看?

顾凌云: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美好的故事,也祝愿他们成功。但是我觉得前路是非常艰险的,因为从美国、欧洲、日本各个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市场看来,想要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是非常难做的:人家为什么要把自己最优质的客户给一个放贷的竞争对手,让你去做信用评估、去做科技输出?

零壹财经:存在利益冲突。

顾凌云:本质上有绝对的利益冲突,一边借贷一边做技术输出,对所有潜在的用户来讲,它都是竞争对手,别人为什么要付这个钱成为你的用户呢?

三、不接受对赌

零壹财经:冰鉴科技去年收入相对前年增长了20倍,这个增长还是很迅速的。我们有没有一个启动上市进程的计划?

顾凌云:我们心态一直非常平和,严格来讲我们的团队构成非常多样,我说过大量的海归在美国有非常好的生活,他们放弃了这样的生活后,卖了自己的房子带着老婆和孩子回到中国,所以一定程度上说,我们不是屌丝创业,我们对于快速变现这件事情有需求,但是没有那么强烈,因为任何一个创业者最终总是希望自己财务自由,但这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也不是我们近期的目标。对于上市这件事情,我们希望是顺其自然,我们希望做到的是水到渠成,厚积薄发,而不是为了追求在一年、两年或者三年在一个由投资机构跟我们对赌指定的标准情况下、按照这个节奏发展我们的业务,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避免的。正因为如此,虽然我们已经有了10家投资机构,而且都是在国际上最为知名的投资机构,但是我们有机会可以开放我们的SPA和SHA,你可以看到这十家投资机构对我们都非常的支持,没有一家跟我们有对赌协议。冰鉴在跟任何投资机构合作之前,我们都会明确说明我们不接受对赌。对于我们来讲,不是我们不敢对赌,是因为我们不觉得对赌对我们的业务正常发展有任何助力的地方。

零壹财经:那种对赌感觉是一种债,不是股权投资。

顾凌云:对,我认为对赌协议其实就是以前武侠小说里面说的天魔解体大法,它也许让你短时间内业务上量上的比较多,但是从长远来讲,对公司的整体发展我不认为有太多的益处。尤其对于一个科技平台,短期内我们不以大规模的盈利为目标,而是希望把用户的数量越做越多,在业务越来越广的前提下,短期内的对赌在我看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四、因看到三大风口,从IDG辞职创业

零壹财经:可以看出你对投资有很深的思考,这可能跟你在IDG资本的从业经历有一定的关系。我想知道你为什么决定从一个投资者转变为一个创业者,是在投资机构的时候就想要创业的,觉得这样更能直接地服务看好的市场?

顾凌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其实我一直对于IDG非常的感恩,对于我在IDG度过的两年多的时间,我也非常的珍惜,对于IDG主要的几位合伙人,像周全、熊晓鸽、过以宏等等都是心存感恩的,包括当时跟我一起合作最为紧密的,冰鉴科技现在的投资人李丰和毛丞宇,我对他们也非常感激。

我在美国生活了那么多年,当时想说服我回到中国来创业的机构太多了,但是我一个都没有同意。我当时跟他们开玩笑:我站在杭州街头,在烈日酷晒之下招手喊出租车,喊了5分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还是边上的大妈告诉我,说我站在禁停区里面,上面都是摄像头,有哪一个出租车敢在摄像头下面违规被开罚单扣罚分,把你接上车呢?对于所有的这些国情,我都不了解,如果我贸然创业,一个是对投资人的钱不负责任,二是对我自己的前途也不负责,当时正是IDG给了我一个完美的过渡平台。我在IDG岁月当中是每个月从美国飞回中国集中看互联网金融的项目,对于中国整体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痛点有哪些?所有的创业者以什么样的视角提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解决痛点,我了解得非常清楚。

当2015年我认为信用评估和风险解决方案--尤其是2B服务的风口展开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在得到了周全、过以宏和熊晓鸽他们的同意以后出来创业。而从一个投资人转变为一个创业者,本身对我来讲,我认为抓住一重风口是不够的,所以我一直跟很多朋友聊天的时候都说,我在2015年的时候看到了三重风口,这三重风口对我来讲缺一不可。我也很幸运,2015年三重风口汇聚在一起。

第一,从2012年开始整个中国对于大数据进行了疯狂的追逐期,在疯狂追逐的时候,我是从来不愿意跟大家一起裸泳,但是到2015年慢慢大家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了解得越来越清楚,这股狂潮退去了,真正有应用场景的地方大家开始生根,没有应用场景的地方被抛弃了,这对我来讲,我一直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读博士发文章,直到后来我的工作全部是和人工智能相关,这一重风口我觉得我抓住了。

第二,从2010年中国的房地产在触底反弹又开始上升之后,中国改革大部分的其他红利基本被释放完毕,包括教育的改革、医疗的改革、住房的改革等等但是我看到中国在金融体制改革这个领域当中的红利还没有被释放。而在2012年之后,中国希望快速盘活小微企业,而且因为改革进入深水期,国家希望让GDP在进入新常态以后还能健康稳定的发展,在那之后大家对于金融体制改革和开放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我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13亿到14亿人口的大国来讲,居然没有完整的对于个人和小微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这是不可能的。对于我来讲,除去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风口已经产生以后,对于第二重的风口,金融体制改革的机会也已经出现了,对于很多创业者抓住一重风口就已经很高兴了。但是对于我来讲,两重风口还不够,还要有第三重风口。

第三,那就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在快速消失以后,中国的老龄化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以前中国的企业想要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能量,很简单我招人就完了。现在不行了,中国的人口增长变得越来越缓慢,即使生了二胎,中国的总的新增加的人口仍然在减少,跳出来看,就变成在任何一个企业想要提高生产率的时候必须要使用企业服务,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和劳动产能,而不是简单地通过人力堆砌,而这个正是冰鉴现在做的事情。所以冰鉴从头到尾就是一家为金融机构用人工智能赋能的科技平台,我们只2B不2C,所以三重风口全部在2015年被我看到。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兴起、金融改革市场的打开、征信体系的完备的需求以及最后一点包括2B(toBusiness,企业服务)的企业迎来的春天,这三重风口加在一起才让我下定决心离开IDG,离开舒适的投资人生活,和一个在我看来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的投资机构。IDG,的那几位创始人,尤其是周全、过以宏,熊晓鸽他们高尚人格让我看到作为一家投资机构,有的钱可以赚,有的钱不可以赚,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在我今天的创业当中其实也一直在贯穿。

五、是科技公司,不是金融公司

零壹财经:谢谢顾总,所以您详细梳理了自己为什么离开IDG。我们也能听出来您对之前同事的感恩的心情,你提到他们的名字三次,在我们短短的谈话的时间里。接下来我想问我们的业务现在更多的是个人信用评估还是企业信用评估?

顾凌云:我们是两条腿一起走。很多人问FICO是你们的竞争对手?我说不完全,因为它只做个人信用评估,别人问邓白氏是你的竞争对手吗?我说也不完全,因为它只做企业的征信报告,它甚至都不是一家技术公司。别人问你到底是什么?我说我到底是什么我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我不会寻求在纳斯达克或者联交所上市,因为我独特的定位让国际投资者并不能在现有的国际市场当中寻求到一个完美的对标企业,所以我的估值在纳斯达克和联交所不能得到完善的体现。但是在中国可以,如果一定要问在中国市场上我的定位是什么?我是好几家信用评估公司结合在一起的公司,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是一家金融公司的原因,我是一家纯粹完整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算法的科技平台,我今天可以把我的盈利增长点放在银行业当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能在保险业当中大显身手,这也不意味着我在教育、在医疗、在其他方面不能大显身手,任何人工智能所需要的佐料和原料无外乎就是数据。

对于我们来讲,所有数据的算法和平台的处理思想是一致的,唯二不同的一个是数据背后的固有含义不同,另一个是数据存在的业务逻辑不同,这两点直接决定了我们作为一个创业企业,我们不愿意在短期内做到好大喜功、大而全。我们会在早期的时候竭尽全力在一个专业点上寻求突破,把它做深做好,这就是现在在金融领域当中我们的发力。

六、寻求A股上市

零壹财经:你刚才说的是纳斯达克和联交所,你说可能寻求在A股上市,是这样的意思?

顾凌云:对,我们现在完全是人民币的架构,我们也希望在中国和监管紧密的合作,能够在中国把自己的业务落地开花,做深做好,我们也是在寻求在A股的主板上市。

七、信用评估的皇冠是小微企业评估,而非个人评估

零壹财经:如果我们既要做个人信用评估,又要做企业的话,这中间有什么结合点,比如说对小企业的信用评估更多是看小企业主的信用评估,这个结合点是在这里吗?

顾凌云:对,这个你完美的回答了你自己的问题。我们最早的时候以小微企业信用评估作为主战场,然后我们慢慢地发现在中国做小微企业和在美国做小微企业不一样,美国的小微企业一大部分都是经营贷,但是在中国大部分的都是以小微企业主的信用为依托和支撑放出的贷款。小微企业严格来讲做征信有四块,小微企业主的征信,财务和业务数据,行业分析,舆情分析,每一块背后都是由技术驱动的。但是我们做着做着就发现,其实对任何一家小微企业征信来讲,你最终不能逃脱对小微企业主自己的个人信用评估,所以我们慢慢地把我们自己的业务链从小微企业延展到个人,两方面同步进行。但是我们认为信用评估皇冠上的明珠就是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而不是个人信用评估。

个人信用评估它的变量相对有限,而且变量的变化速度是有限的,这个我在多个场合都讲过,你的性别不会改变,或者一辈子改一次,你的教育也改不了太多,你从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到博士就到头了,你的收入的改变也不会是剧烈的变化,包括你自己家庭住址的改变,职业的改变都是缓变量,但是对企业来讲不一样,它的经营数据、宏观经济、微观地域经济和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改变等等因素都会让他在企业的经营数据、税务数据等等方方面面上出现快速的改变,这些都是没有技术的公司绝对不敢碰的领域。别人会问你们是一家征信公司吗?我说不是,我们不是征信公司,征信的事情是由央行征信中心、刚刚成立的百行、互联网金融协会和国家部门来做的,我们做的事情是利用他们在合理、合法合规情况下建立的数据集市,拿到原材料以后在上面通过我们的技术加工把我们的标准产品和非标产品放到银行和其他所有的借贷机构不同的风控的阶段当中,来实现盈利的一家科技平台。

八、看好百行征信做反欺诈,和央行征信中心相辅相成

零壹财经:你提到百行,我正好想问您对它的看法,听上去有一点像,它是咱们的数据来源,您怎么看待它以后会不会跟央行征信中心打通?实际上很多时候银行机构和非银机构也需要更完整的画像,银行机构需要了解用户在非银机构借贷的情况,非银机构也需要了解用户在银行的情况。如果不打通的话,还是不完整,想问一下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能跟我们有一些重合,你怎么看?

顾凌云:先回答你刚才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百行做反欺诈这件事情是水到渠成,它一定会做。而反欺诈最前端的实际上就是共贷(多头借贷)现象的解决,对于百行来讲,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当搜集了所有的非银机构的借贷数据以后,第一个天然能看到的就是每一个个体在百行那里的数据库体现出来的共贷,而共贷现象的最标准直接的产品就是多头借贷(统计),所以一个最大的趋势就是今后非银的金融机构,会单独来采购百行征信推出的新版本官方的多头借贷。

回到你最初的问题,我对百行征信怎么看?首先第一是尊敬,国家的监管机构,第二是配合,对我们来讲,我们本身就是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会员单位,而且互联网金融协会大部分都是借贷机构,像我们这样的技术平台是不多的,我们跟他们有很多的互动,包括一些讲座沟通,同时我们跟百行征信9家股东,包括占股36%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和每家占股8%的那8家机构都保持着比较好的关系。我相信在今后,他们无论是从股东,还是从监管者的角度,跟我们这些技术平台的合作都会变得很多。最后再回答你中间的问题,百行征信和人行征信中心之间的互动会怎么样的?我觉得国家在这个上面其实考虑得很清楚。在刚开始的时候,人行征信中心专门负责银行那边所有数据的采集,百行征信完全负责非银行方向上的数据采集,最后二者之间的共同管辖仍然在央行完成一个汇聚点,所以我觉得这个战略方向国家定义得非常的清楚,最后一定是相辅相成共同协作的。

九、区块链不是一个框,什么都能往里装

零壹财经: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信用评估的机构说自己在尝试区块链技术,我想问冰鉴科技这边有没有对这个问题有过研究,或者对这个我们现在是怎么看的?

顾凌云:首先我觉得区块链热潮的到来有它的必然性。比如说现在对于去中心化的诉求还是比较强烈的。区块链本身在我看来是新瓶装旧酒,它实际上原来也就是密码学慢慢发展过来的一个分支而已,但是区块链热了一个并不说明区块链就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很多现在被热炒的区块链项目,如果你仔细掰开来看,它其实都是不一定必须要用区块链技术。它硬贴那个标签,这让我感觉和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热潮是一样的,你干什么事情都贴上你是互联网公司,你的估值一下子就上去了,所以一定程度上我对很多现在在区块链热潮当中扑腾的人,持的是鄙夷的态度,我不攻击所有人,但是我攻击一部分人,因为这部分人在我看来它就是在骗别人的钱,在割别人的韭菜。但是这丝毫不损伤在区块链热潮当中有一些实实在在在做事情,真的把区块链的技术发展到实际应用状态当中去的人。

回到你说的"在征信领域当中,区块链有没有用?"的话题。

首先,我觉得区块链如果想在信用评估当中使用的话,数据的存储是第一个直接需要突破的方向,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是征信的含义和范畴,并不是信用评估的范畴,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是央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应该去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家科技公司该做的事情。

其次,即使我们有了这个假设以后,有其他的公司想干这个事情,能干成吗?不行的,原因很简单,区块链的实质就是能够让你上传被大家共同验证过的真实信息,并且在上传以后不能被随意的修改,这是所谓的去中心化和区块链的核心思想。

我们回到征信这个领域当中,你觉得可能吗?

第一,让每一家你不能直接监管的机构主动上传它的黑名单和所有的预期记录,凭什么啊?如果这件事情能做成的话,不要区块链也做成了,我不需要你的验证。但是真正验证由谁来验证,如果没有百行征信,没有央行征信中心,谁来做验证?那这个实际上从上传数据的意愿上来讲,就极大的打了折扣。

第二,如果我上传数据,可是我上传数据的真实性由谁来验证?比如说今天你明明是一个白户,从来没有在任何平台逾期过,但是我有意把你当成黑名单上传上去,这下好了,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在区块链技术上你现在就是一个黑户,没有人敢给你借钱,但是你在我这里不是黑户,我是有意把你标黑的,在我的数据库里面你还是白户,所以你就只能到我这里借钱,这时候就是你为鱼肉我为刀俎,我可以随便宰割你。所以谁来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呢?

从这些真正的技术的角度来讲,我觉得现在想把区块链和征信直接结合在一起,第一不是一家技术公司应该做的事情,应该由监管部门发起,第二还有很多的细节问题有待讨论。

零壹财经:所以你觉得区块链没有办法解决传统的模式解决不了的问题。

顾凌云:不见得完全没有办法,至少我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是由监管部门主导的,由我们科技公司为辅来进行。

零壹财经:你觉得中国互金协会怎么保证它数据的真实性?

顾凌云:这个有很多种方法来保证,首先,隐瞒和欺骗监管机构这在法律上面要受到惩罚,第二,我们也可以在技术上进行监管,比如说像美国的三大信用局,它在跟很多的银行机构合作的时候,它是通过一套完整的系统来跟每一家金融机构实现对接的,一旦你的数据实时完成对接,想要做修改就没有这么容易了,你要对底层数据库中间的上传机制等等都做修改才能做这件事情,而且前提是由你明知故犯,欺骗监管机构的前提下,你还在大规模的修改你自己的系统来作假,我觉得应该不会有人这么做。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对话冰鉴科技顾凌云:监管越猛烈,科技企业的“花”越盛开

下一篇>李东荣谈金融科技四大风险和四大解决方案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52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