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ICO在美国将被纳入监管,中国呢?

洪偌馨 · 零壹财经 2017-07-27 09:13:56 阅读:30563

关键词:ICO众筹加密代币交易区块链监管

一方面,本身普通的投资人很难识别ICO的项目风险,另一方面,如果项目出现问题,所有者权益也很难得到任何形式的保护,无论是创业者勾结第三方机构和媒体,还是出现其他未知风险。  ——馨金融 洪偌馨/文 7月26日早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将数字货币...

一方面,本身普通的投资人很难识别ICO的项目风险,另一方面,如果项目出现问题,所有者权益也很难得到任何形式的保护,无论是创业者勾结第三方机构和媒体,还是出现其他未知风险。
 
——馨金融

洪偌馨/文

7月26日早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将数字货币当作证券进行监管,其中包括ICO和代币销售行为。


随后,有媒体评论称,这项决议的实施将会对众多区块链初创公司造成冲击。

初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自己觉得信息量有点大。ICO这个一夜之间爆红的名词我还没来得及好好消化,美国的监管部门就已经出手,而且看起来还会对整个行业造成不小的冲击。

从媒体披露的整个事件过程来看,SEC的突然发力来自于ICO此前引起的风险事件,尤其是随着ICO投资规模越来越大,风险也随之上升和持续扩散。

按照这个趋势,尽管目前国内监管机构还没有相关动作,但市场潜在的风险比起美国,大概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因此,趁着这个机会,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想要仔细为大家梳理一下ICO的概念、作用,以及监管之后可能对行业产生的影响。

1、ICO到底是什么

关于ICO的定义,现在几乎还没有一个官方和权威的答案。我援引了几篇不同文章和报告中给出的定义,让大家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是指首次代币公开预售。是介于风投和众筹之间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区块链初创企业通过向爱好者和投资者公开预售加密代币,为企业项目筹集资金。从融资方式上看,ICO众筹成为区块链领域除风险投资机构融资外采用最多的融资方式。

ICOs是区块链社区的热门新事物。首次公开售币(ICO)背后的思维是,一家公司承诺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产品或服务。为了筹集执行其发展方案所需的资金,公司会发行数字代币并将它们全部出售给投资者。然后,当服务开始运行的时候,投资者可以使用这些代币来运行服务,也可以通过持有或出售它们来获利。

ICO改编自证券界的 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一词。就本质上而言,ICO也是一种“公开发行”,只是把所发行的标的物由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


根据以上几种说法,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ICO,它其实是针对区块链领域初创项目的一种特殊的投融资手段,投资者投入一些加密货币,获得一个项目的新的加密货币的代币。

创业者通过早期的募资支撑起项目早期的开发,而随着新的加密货币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市场、提升交易量,这些早期投资人则可以从中获得超额收益。

因为ICO是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上的一种融资手段,因此具有一些显著特点
 

所有投资者都可以参与代币ICO;

过程公开透明,且不可篡改;

所有代币持有者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个提案是否通过。


据金融科技分析研究公司Autonomous NEXT报告,今年以来全球ICO融资近13亿美元,已经超过区块链行业的VC投资额,是2016全年ICO融资额的六倍多。

仅就国内ICO而言,据国家互金专委会7月25日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7月18日,上线并完成ICO的项目达65个,累计融资规模达63523.64BTC、852753.36ETH以及部分人民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按照7月19日零点价格换算,折合人民币总计26.16亿元。

2、SEC为何出手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ICO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可是问题在于,这种模式因为与IPO的相似性,也直接牵涉到投资人保护的问题。

在发布调查报告之前,SEC相关负责人就频繁表态,“不论你是否受到SEC监管,你都对你的投资人有信托责任。如果你想这个行业持续发展,那么工作重心应放在保护投资者上。

然而事实上,处于发展早期的ICO在投资者保护方面漏洞百出。此前,R3的市场研究部总监在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了ICO存在的一些问题:

很多时候代币的控制本身与该公司的股权或财务业绩直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合约关系……因为通常他们不会给投资者提供正式合同。

ICO融资的主要渠道是比特币或以太币存款,这促使(大多数)散户投资者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中建立新账号,来购买比特币或以太币,然而这些交易所中的大多数都有不良记录。这些需求反过来成为许多加密货币(包括比特币和以太币)达到历史新高的驱动力。

对于这些代币发售,现在的监管和独立监督还非常少。很多项目都通过建立非营利组织或者基金会来防范证券、商品和汇款监管机构的审查。这些基金会通常都在几个特定的国家注册,而每个国家都已经有十几个专门管理ICO的非营利组织。

此外,ICO的组织者通常会把发行的东西委婉地称为“代币(Token)”而不是“货币(Coin)”并把该募资活动称为“众筹”、“捐款”或者“捐献”,所获款项由该非营利组织在ICO后进行再分配。

其中一些非营利组织会(基金会)与另一个由同班人马组成的盈利性实体签署独家开发合同,也就是说,该基金会雇佣该盈利性实体来进行这个经过大肆宣传的ICO项目的开发和顾问,而常常缺失第三方独立监督。

无视资信认证。只有少数几个ICO达到了了解你的客户(KYC, Know Your   Custoner)、反洗钱(AML, Anti Money Laundry)和打击资助恐怖主义(CFT, Combating Financing Terrorism)的信息收集和分享的要求。这是会有大麻烦的!

比如,去年有超过10亿美元的软件勒索款通过加密货币(在很大程度上)变现,因此作为坏人(黑客),他们很容易通过ICO将手上的比特币或以太币变现,同时因为区块链上的活动与现实身份并没有直接联系,他们很难被抓到。

综合以上这些问题,一方面,本身普通的投资人很难识别ICO的项目风险,另一方面,如果项目出现问题,所有者权益也很难得到任何形式的保护,无论是创业者勾结第三方机构和媒体,还是出现其他未知风险。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投资者本身也都是抱着“哄抬价格、迅速出货”的心理参与到交易中去的。像ICO后的加密货币通常比比特币(相对不流动)更加不流通且成交量小。没有等待和锁定期的大户和内部人员能够通过持有的大量代币迅速让市场波动,普通投资者只能随波逐流。

而这一次在SEC报告中重点提及的“The DAO”事件,大概是让SEC下定决心的关键性事件。

The DAO是一个汇聚在以太坊上的投资者自治组织,组织中的成员通过众筹的方式组成了一支投资基金,2016年5月,The DAO创下了当时的众筹纪录,融到价值1.52亿美元的以太币。

不过不久之后,这份智能合约因为存在着多处安全漏洞而急速崩溃。黑客利用它们窃取了总投资额中约三分之一的以太币,相当于近5千万美元。

这次事件不仅直接导致了这支基金余额被退还,也引发了监管部门对于“The DAO”组织的调查,市场也都在期待SEC的态度究竟会如何。

报告的结论是,基于分布式账本或者区块链技术的证券发行者必须进行此类证券发行或销售行为的登记,除非获有效豁免;提供交易的平台也必须注册,除非获有效豁免。SEC在声明中表示,他们将不会指控该项目,但会强调提醒投资者潜在欺诈和法律风险。

3、中国的ICO会如何?

老实说,国内ICO狂欢的势头,一点都不比美国市场差。

根据国家互金专委会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7月18日,监测发现在上述平台上线并完成ICO的项目65个。其中,2017年以前共上线完成5个项目,今年1-4月份上线8个,5月份上线9个,6月份上线27个,7月份(截至7月18日)已上线并完成16个。从项目上线时间走势来看,频率呈指数级加速趋势。


而如果从参与的人数与投资规模来看,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总计约26.16亿元(以7月19日价格计算)。


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国内的监管机构可能很快就和SEC一样,也要面临投资人保护等监管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此前发布的文章《数字货币的发展与监管》中已经有所提及:
 

鉴于ICO处于法律监管的边缘,从制度建设出发,应该尽快在法律上给予ICO一个说法。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对于促进整个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对ICO实施沙箱监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有几种方案可供参考。

一种是成立类似众筹平台的ICO平台,承担投资者教育、风险提示、ICO项目审查、资格认定、资金托管、敦促信息披露、督察资金使用、反洗钱等相关职责。

另一种是以加密代币交易所为监管方式,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即使管住了代币交易所,它还可以通过去中心化来做交易。还有建议引入风险投资(VC)的管理思路,让专业管理人员选择投资方向,辅助ICO项目运营,促进创新的同时提升ICO项目的透明度。

随着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未来代币交易所也可能去中心化,届时单国的监管行动将失去抓手,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尤为重要。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6ms